“是。”林知遥站在她身旁,“而且它不是强制连接,而是‘邀请’。只要心中尚存追问之意,就能接收到信号。”
小满缓缓点头:“原来如此……梦契从未消失,它一直在等人心未冷的那一天。”
她抬起枯瘦的手,指向窗外:“你听。”
林知遥凝神。
风中有笛声。
不是电子合成音,也不是仪器模拟,而是真实的玉笛之声,悠远清越,穿透夜色而来。
“是谁在吹?”她喃喃。
“是你啊。”小满微笑,“也是每一个不愿遗忘的人。”
同一时刻,火星基地。
宇航员陈星正在巡视蓝花种植区。这是人类在外星成功培育的唯一地球植物,象征意义远超科研价值。每到春分,全球都会直播它的开花仪式。
但今夜不同。
蓝花提前绽放了。
而且,整片花田自发排列成一个图案??那是一座塔的轮廓,正是通冥塔的模样。
他震惊后退,耳机突然响起一阵旋律。
《归尘曲》。
节奏缓慢,情感深邃,与地球上流传的版本略有差异,多了一段副调,像是回应,又似召唤。
他瘫坐在地,泪水滑落。
因为他清楚记得,这首曲子,是他母亲临终前哼的最后一首歌。而他的母亲,是归墟城人,祖辈曾参与过初代梦源建设。
“妈……”他哽咽,“你是不是一直都知道?”
信号瞬间传回地球。
科学家们分析发现,火星蓝花释放的脑波频率,竟与启民令完全吻合。更诡异的是,这些波动并非源自植物本身,而是由周围宇航员的集体潜意识激发而成。
“这意味着什么?”有官员焦急询问。
首席研究员推了推眼镜:“这意味着……记忆已经脱离物理载体,成为一种跨星球的精神共振。我们过去以为‘共梦’依赖设备和技术,但现在看来,真正核心的,是‘愿不愿意记住’这个选择。”
舆论哗然。
媒体纷纷以《人类文明进入记忆共同体时代》为题报道。社交平台上,“我是守梦人”话题迅速登上热搜,数百万人上传自己家族被遗忘的故事,附上老照片、手稿、录音片段,请求纳入公共记忆库。
然而,反对声也随之而来。
某些官僚机构发表声明,称“过度挖掘历史可能引发社会撕裂”,建议“审慎对待非官方认证的记忆内容”。更有甚者,提出要建立“记忆安全审查机制”,防止“虚假共梦”扰乱秩序。
林知遥看到新闻,冷笑一声。
她知道,轮回又开始了。
权力又一次试图给记忆套上枷锁。
但她不再沉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