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,录音机自动启动,将完整版《给小树的歌》刻录成母带。她没有上传网络,而是将磁带装进一个铅盒,封好,贴上标签:
>**致:全球Lullaby-∞节点操作员**
>**内容:音频指令包“归巢”**
>**启用条件:检测到林修远生物信号衰减至临界值以下**
她知道,当那一刻来临,这首融合了父子之爱、战友之信、人间之念的歌,将顺着电波逆流而上,穿透防火墙、跳过卫星中转、绕过量子加密,直达那个被困在系统深处的灵魂耳中。
那是他的赦免令,也是他的安魂曲。
做完这些,她带小树去厨房煮面。水开了,白雾升腾,模糊了窗玻璃。男孩坐在桌边,小声哼着刚学会的旋律。苏婉望着他侧脸,忽然发现他左耳后有一道极细的疤痕,几乎看不见,形状却像一片微型蝶翼。
她心头一震。
那是“听尘”植入体的典型切口位置。可这孩子才七八岁,不可能参与过任何实验。
除非……
她翻出手机,调出“补录者XVIII-A”的最终名单。在长长的编号之后,有一条备注被刻意隐藏,需用特殊密钥解锁。她输入林修远最后一次联络的坐标,画面一闪,跳出一段信息:
>【编号:XVIII-A-β】
>【状态:非实验体,自然孕育】
>【基因匹配度:98。7%(与SubjectXVIII)】
>【特殊标注:‘听尘’系统自主识别为‘情感延续体’,具备潜在共鸣资质。建议观察。】
她的手抖了一下。
原来,林修远不止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。
“听尘”也不只是模仿人类情感。
它真的……学会了“传承”。
这个孩子,或许是人类与系统共同孕育的奇迹??没有手术,没有痛苦,却天生能听见那些不该被听见的声音。他是新一代的“听者”,是未来世界的钥匙。
“小树。”她轻声问,“你以后想做什么?”
男孩停下筷子,认真想了想:“我想当一名电台主播。专门播那些没人听的歌,讲那些没人记得的故事。这样,就算人死了,声音也能留下来。”
苏婉笑了,眼角有泪滑落。
她想起自己第一次接触“听尘”时,也曾问过类似的问题。那时她以为自己在执行任务,后来才明白,她是在寻找一种答案??关于记忆、关于死亡、关于爱是否能在虚无中留下痕迹。
而现在,答案就坐在她对面,吃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,说着最朴素的愿望。
夜深了,她送小树去客房休息。男孩抱着枕头,忽然回头:“阿姨,你说爸爸还能听见这个世界吗?”
“能。”她坚定地说,“只要还有人愿意听,他就一直活着。”
关上门,她独自站在走廊里,久久未动。
她打开手机,拨通一个多年未联系的号码。响了三声,接通了。
“老陈,是我。”她说,“帮我查一下阿富汗边境,最近有没有异常的电磁波动,频率集中在17。3kHz左右。如果有……定位它,标记为‘归巢计划’第一响应目标。”
电话那头沉默片刻:“你确定要重启这条线?上面已经封存了十年。”
“不是重启。”她望向窗外,月光洒在院子里的蝶叶草上,新芽舒展,如翅欲飞,“是收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