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装傻三年: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> 第六百七十八章 张家爷孙(第3页)

第六百七十八章 张家爷孙(第3页)

他对阿音说:“你看,种子一旦落地,就再也挡不住它的生长。”

这一年秋收过后,村里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“无言节”。

日期定在静语塔崩塌三周年纪念日。全村老少齐聚晒谷场,每人手持一支空竹筒,象征“暂存话语”。活动规则很简单:全天不说一句话,只用眼神、手势、书写交流。午时敲钟,所有人打开竹筒,将写下的心事投入火堆焚烧。

沈知白写了什么,无人知晓。

但他烧纸时,眼角有泪滑落。

夜幕降临,一群年轻人自发点燃篝火,开始轮流讲述这些年因“听见”而改变的人生。有人说出了压抑二十年的同性之爱,有人坦白曾贪污公款后默默偿还,还有人承认一直嫉妒沈知白的才华,如今终于释怀。

沈知白静静听着,最后起身,只说了四个字:“谢谢你们。”

那一刻,没有人鼓掌,没有人欢呼。

但他们的眼神交汇在一起,如同无数条细流汇入江河,无声奔涌。

冬至那天,雪落如絮。

沈知白在书房整理旧稿,翻出一本尘封多年的《静语考》,是他少年时期研究声学与心灵共振的笔记。翻开扉页,一行稚嫩笔迹跃入眼帘:“愿天下无人再因听见而痛苦,亦无人因沉默而死去。”

他怔住良久,提笔在下方补了一句:

>“今我所求,唯愿人人皆可自由地听,自由地说,自由地不说。”

除夕之夜,全村守岁。

沈家院子里摆了长桌,各家带来菜肴拼成百家宴。酒过三巡,村长提议请沈知白讲个故事助兴。他推辞不过,便讲了一个寓言:

“从前有座山,山上有个庙,庙里一口钟,每天自动鸣响三次。人们都说这是神谕,必须遵从。直到有一天,一个小和尚发现,钟声其实是风吹过裂缝发出的声音。他告诉众人真相,却被驱逐下山。多年后,他带着凿子回来,把钟身裂缝一一修补。从此钟不再响,山也安静了。起初人们惶恐不安,后来才发现,没有钟声的日子,他们反而学会了彼此对话。”

众人听完,先是沉默,继而哄笑,最后竟齐齐举杯。

一个醉醺醺的老汉大声道:“好啊!咱们以后也不用锣鼓报时了,改用喊的!谁起得早谁喊一声‘天亮了’就行!”

笑声穿透雪夜,惊起飞鸟无数。

新年第一缕阳光照进院子时,沈知白独自走到桃树前。

他伸手抚摸粗糙的树皮,感受到一丝极其细微的震颤??不是来自地面,也不是风,而是树本身在“呼吸”。

他猛然醒悟:这棵树,早已被共听之流浸润。它吸收雨水中的讯息,根系连接地下暗流,叶片捕捉风中的低语。它不是普通的桃树,而是新一代的“听者”。

他蹲下身,在树根处轻轻挖开一小块泥土,将那枚《听见录》册子埋了进去。

“你来接班了。”他说,“我不再是桥梁,你才是。”

转身回屋时,阿音已在门口等他,手里捧着一碗刚煮好的汤圆。

“今年多包了一个。”她说。

“给谁的?”

“给下一个迷路却最终找到声音的人。”

沈知白接过碗,咬破一颗芝麻馅,甜汁溢满口腔。

窗外,春风已悄然拂过山野,唤醒冻土下的种子。远处某户人家的孩子拉开嗓子,清脆地喊了一声:“娘??我饿啦!”

那声音毫无修饰,毫无畏惧,纯粹得如同初生的溪流。

沈知白笑了。

他知道,这个世界,终究会好起来的。

因为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,总会有一个人,愿意停下脚步,俯身倾听。

而这一听,便是千年回响的开端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