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重回1982小渔村 > 第1768章 林光明的打算(第1页)

第1768章 林光明的打算(第1页)

“看来你今年应该是没少挣,我说嘛,怎么大半年过去了,竟然也没有找我借钱,原来是自个有钱。”

叶成海呵呵的笑,“我跟你说,今年环境好起来了,那些小厂、小作坊跟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,一堆做生意的,我都。。。

海风拂过归名镇的清晨,带着咸涩与微凉。阿禾站在蜂巢塔顶,望着那七点星光渐行渐远,融入天际的银河之中,仿佛它们从未属于人间。男孩周念舟仍站在她身侧,小小的手掌贴在铜铃片上,指尖残缺处微微发烫,像是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唤醒。

昨夜仪式结束后,全镇的孩子都睡了,唯有他不肯回屋。他坐在塔前石阶上,一遍遍摩挲着那张画纸,嘴里低声哼着《月娘光光》的调子,断断续续,却异常执着。阿禾陪了他一整夜,听他偶尔呓语般地说:“爷爷说铃声会带路……我要记住声音。”

天刚蒙蒙亮时,李院长来电,语气凝重:“昨晚信号跃迁后,台湾方面有反应了。基隆港一艘渔船上的老船长突然中风送医,但他在昏迷前反复念叨‘归名’两个字,家属录下了音频。我们比对声纹,和你父亲年轻时的声音有72%相似度。”

阿禾握紧手机,心跳如鼓。这不是巧合,也不是幻觉。是血脉在共振,是记忆在穿越时间的裂缝彼此呼唤。

她低头看向念舟,轻声问:“你想去看看那位爷爷吗?”

男孩抬起头,眼神清澈而坚定。“我想去。”他说,“铃声是从那边来的,我听见了。”

阿禾点点头,转身走进主控室。她调出最新信号轨迹图,发现那道来自海峡对岸的回应信号并未消失,反而在持续增强,并以每小时五海里的速度向大陆方向缓慢推进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信号频率出现了细微变化??原本稳定的3-910节奏中,开始夹杂一段短促的摩斯码:

>…---……---…

>(SOS×2)

这不是求救信号那么简单。这是周家人独有的暗语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周海生出海捕鱼时常以此传递平安信息:若连续发出两次SOS,代表“已启程,勿念”。

“他还活着。”阿禾喃喃道,眼眶发热,“至少……他的意识还在海上漂着。”

她立刻启动蜂巢塔第七层的记忆锚点池,尝试建立双向链接。这一次,她不再被动接收碎片化的影像,而是主动释放一段由《月娘光光》旋律编码的情绪波段,注入共感网络。她将念舟的呼吸、心跳、指尖温度全部录入系统,作为“信标”,让对岸能感知到这个孩子的存在。

三小时后,反馈来了。

不是数据流,不是音频,而是一幅手绘地图。

图像通过信号逆向投影出现在主屏上:一张泛黄牛皮纸上,用炭笔勾勒出归名镇海岸线轮廓,标注了几处礁石群位置,在灯塔旧址旁画了一艘小船,船上站着一人,手持铜铃。地图右下角写着一行繁体字:

>“念舟若至,请循铃音入湾。潮退之时,门开之刻。”

落款是一个名字:**周望川**。

阿禾猛地站起。这个名字,她在族谱边缘见过一次??周海生的胞弟,1949年随国民党撤退赴台,此后音讯全无。据长辈说,他曾立誓:“不死不归,不寻不休。”难道……他一直守在海峡彼岸?

她立即联系福建海事局的朋友,请协助排查近期是否有不明船只进入闽浙交界海域。同时安排渔民准备快艇,随时待命。

傍晚时分,消息传来:一艘无登记编号的木质渔船于今日凌晨出现在霞浦外海,雷达短暂捕捉到其轨迹,随后消失。目击者称,船上只有一人,披蓑戴笠,甲板上摆着一口锈铁箱,与念舟当日所见几乎一致。

阿禾知道,不能再等了。

当晚,她召集几位信得过的老渔民,在蜂巢塔地下密室召开秘密会议。她展示了所有证据??录音带、信号图、手绘地图、族谱记录。老人们听着《月娘光光》的旋律从音箱中缓缓流出,一个个红了眼眶。

“六十年前,我们敲铃送走亲人。”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伯颤声道,“如今铃声又响,咱们不能装听不见。”

他们决定组成一支“接引队”,由三艘改装快艇组成编队,携带蜂巢塔发射器、备用铜铃、定位浮标,在明日凌晨乘退潮之际出海,按地图指引前往指定坐标接应。

念舟坚持要同行。

“我梦见他了。”他对阿禾说,“昨晚我睡着的时候,看见一个穿黑雨衣的老人站在船上,他朝我招手,嘴唇动着,但我听不清话。可我知道,他是来找我的。”

阿禾犹豫良久,最终点头。“但你要答应我,全程穿上共振服,不能离开我身边半步。”

第二天天未亮,港口笼罩在薄雾之中。念舟穿着特制的小号共振服,背上挂着微型信号增幅器,手里紧紧攥着那枚铜铃片。阿禾牵着他登上领航艇,引擎轰鸣划破寂静。

船行两小时后,海面骤然平静。

风停了,浪静了,连飞鸟也不见踪影。天空阴沉如铁,海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墨绿色。蜂巢塔设备显示,周围磁场发生扭曲,GPS失灵,唯有那道信号依旧清晰,指向正前方一片迷雾。

“到了。”老渔民低声道,“这里是‘哑海’,传说中亡魂归途必经之地。几十年没人敢进来。”

阿禾打开增幅器,播放《月娘光光》。歌声在空旷海面回荡,起初微弱,渐渐被某种共鸣放大,仿佛整片海域都在应和。

忽然,浓雾中浮现出轮廓。

一艘老旧渔船缓缓驶来,船头站着一个身影,佝偻着背,手中高举一枚铜铃。当他走近些,阿禾看清了他的脸??满脸皱纹,双目浑浊,但眉骨与鼻梁的线条,竟与周海生惊人地相似。

“周望川……”她喃喃道。

老人踏上他们的船板时,脚步虚浮,几乎跌倒。阿禾扶住他,感受到一股极强的生物电波动从他体内传出,与蜂巢塔频率完全同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