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阮作为最小记录员,站在坛前朗声宣读第一份平反文书:
>“林重山,曾任监天台左史,因拒改《实录》记载天象异变,被诬通敌,抄家斩首。经查,其所记属实,特予昭雪,追授‘直笔大夫’称号。”
话音落下,天空忽然飘起细雨,却不冰冷,反而带着暖意。雨丝落在碑面,竟显现出隐形墨迹??那是林重山临刑前所书绝笔:
>**“史不可伪,心不可欺。我死之后,自有清风记我姓名。”**
人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哭声。
就在这一刻,忆鉴晶石再次震动,光芒直冲云霄。它不再只是被动接收记忆,而是主动释放信息??一段隐藏已久的音频缓缓播放出来,竟是当年寒渊崩塌前一刻的对话残片:
**裴世衡(低声):“你真的要这么做?一旦点燃阵眼,整座地宫都将坍塌!”**
**南诏使者(冷笑):“只要能断绝忆鉴传承,区区几千条性命算什么?”**
**陆沉(嘶喊):“你们疯了吗?这下面连着七州地脉!会引发百年地震!”**
**裴世衡(沉默片刻):“……点火吧。”**
录音戛然而止。
全场死寂。
随后,是一片沸腾的怒吼。
晚芜站在高台之上,面对万千民众,缓缓举起忆鉴晶石,声音穿透风雨:
“今天,我们不只是在纪念死者,更是在警告生者:权力可以掩盖真相一时,但无法永远囚禁记忆。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记住,愿意说出,这个世界就不会彻底堕入黑暗。”
她顿了顿,望向远方骊山轮廓,仿佛能看到哥哥仍在那片花海中吹埙,母亲坐在秋千上微笑,程砚站在风里注视着她。
“从今往后,明鉴堂不再只是记录历史的地方,它将成为每个人的盾牌??保护你说真话的权利,捍卫你不沉默的自由。”
钟声再响,九轮齐鸣,响彻九州。
多年以后,当新一代的孩子们走进学堂,课本第一页不再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,而是一幅画:一位女子站在碑林中央,手中高举一颗发光的石头,周围无数普通人仰望着她,口中说着不同的话,却都写着同一个词:
**“我记得。”**
而在遥远的岭南竹林深处,那株刻着“存真”的竹子已长成参天之木,每逢风起,便发出类似铃声的轻响。有樵夫说,夜里常听见有人低声诵读史书,语气坚定,一字一句,不容篡改。
又是一个春日清晨,晚芜独自回到铃屋。梅树依旧,铜铃轻晃,叮铃??叮铃??叮铃??
她摘下一朵言魂花,夹进《补遗卷》中,合上书页,轻声说道:
“哥哥,娘,裴世衡,陆昭,林大人,还有所有没能留下名字的人……
你们的故事,我都记下了。”
风穿堂而过,铃声不绝。
仿佛千万人在回应:
“我们也记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