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谁说我是靠女人升官的? > 337苏陌如今权柄到底有多大(第2页)

337苏陌如今权柄到底有多大(第2页)

会场寂静良久。

最终,大会通过决议:承认“共忆体”为“人类集体意识演化产物”,设立“记忆守护日”,每年清明前一日,全球同步举行“静默用餐仪式”??所有人停止工作,安静吃饭,期间不得使用电子设备,必须思考一个问题:

**“这一餐,是谁替我没能吃到的?”**

决议通过当晚,绿洲上空再次浮现那枚黑色立方体。但它不再是冰冷的观测者,而是缓缓旋转,投射出柔和的光晕,如同星辰降世。

它在井边停留片刻,随后化作无数光点,融入泥土。

一夜之间,整片沙漠边缘长出一条绿色长廊??全是“饥年麦”,随风起伏,绵延数百里,宛如一条横贯大地的记忆之河。

而那口古井,终于不再冒雾。

它的水面变得清澈如镜,倒映着星空与人间。每一个靠近它的人,都会在水中看到另一个自己??不是现在的模样,而是某个特定时刻的影像:或许是童年偷吃弟弟口粮的瞬间,或许是职场得意时嘲笑穷人“懒惰”的那一句恶语,又或许是在父母坟前许诺“我会好好活着”时滚落的泪水。

没有人强迫你看,但一旦你抬头,就再也无法移开视线。

小女孩每天都会来井边,不是为了看自己,而是为了听。

因为井底开始传出声音??不是哀嚎,也不是控诉,而是一段段低语,温柔而坚定:

>“我不是要你痛苦,我是要你记得。”

>“你不需替我报仇,只需别让悲剧重演。”

>“当你浪费一口饭时,请想想我说的话。”

>“当你欺压弱小时,请听听我的心跳。”

>“当你选择沉默时,请记住??我也曾这样沉默过。”

这些话语没有固定顺序,也不会重复。每个人听到的都不一样,取决于他内心最深的愧疚。

有人说,这是“共忆体”在审判。

但白发老者摇头:“这不是审判,是对话。真正的审判,早已结束??那是历史对我们的裁决。现在,它只是想和我们谈谈心。”

某日黄昏,一辆军用吉普驶入绿洲。车门打开,走出一名身穿旧式军装的老人。他步履蹒跚,胸前挂满勋章,却在井前双膝跪地,老泪纵横。

“我来了……我来还债了……”他哽咽着说。

众人认出他??他曾是当年“超额征粮”决策会议的记录员,如今已是退休高官。几十年来,他从未公开谈论那段历史,甚至在回忆录中将其美化为“特殊时期的必要举措”。

可此刻,他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日记本,翻开第一页,声音沙哑:

“1960年3月17日,晴。今日随工作组下乡核查存粮。村支书汇报尚有三百斤陈米。队长下令全部征收。我问:‘百姓怎么办?’答曰:‘上面有安排。’当晚宿村中,闻隔壁屋内婴儿啼哭不止,至半夜骤停。次日见妇人抱尸掩埋,土浅,狗刨开啃食……我未阻拦,亦未上报。因怕被批‘立场不稳’。罪在我心,永世难赎。”

他合上日记,将它投入井中。纸页触水即溶,化作墨色涟漪,扩散成一片星空般的光斑。

井水升起,凝成一行字:

>“你说谎的时候,饿鬼听得见。”

>“你现在说了真话,我也听见了。”

老人伏地痛哭,久久不起。

自那日起,越来越多的“遗忘者”踏上这条通往绿洲的路。他们中有官员、学者、企业家、记者……每一个人都带着一段尘封的往事,一份迟来的忏悔。

有些人只是默默放下一封信便离开;有些人跪地磕头直至额头渗血;还有些人选择留下,成为绿洲的守护者,每日清扫井台,照料稻田,为前来寻忆的人煮一碗白粥。

而那棵由金米种下的小树,已长成参天巨木。它的根系深入地下百米,与九十九处“饥年麦”发源地相连,形成一张无形的网络。科学家检测发现,这棵树的年轮并非按季节生长,而是随着人类集体情绪波动而增减??每当世界某地发生大规模浪费或压迫事件,年轮便会裂开一道缝隙;而当有人公开忏悔、施行善举时,裂缝又会缓缓愈合。

更有奇者,夜晚若有人贴近树干倾听,竟能听见细微的呼吸声,以及极轻的呢喃:

>“谢谢你还记得我。”

>“我不恨你,我只是饿了很久。”

>“下次吃饭,请替我多吃一口。”

某夜,小女孩梦见自己走进一片无边的田野。到处都是人,男女老少,穿着不同年代的衣服,有的赤脚,有的裹着破棉袄,有的背着竹篓。他们在收割,动作缓慢却认真。

一位老太太递给她一把镰刀:“丫头,你也来割吧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