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风起白蛇 > 第46章 登基大典(第2页)

第46章 登基大典(第2页)

苏砚立刻上前检查。心跳紊乱,体温偏高,瞳孔轻微震颤??典型的心疫早期症状。

“可以救。”她说,“只要愿意接受共感疗愈。”

“可这里是静水湾!”有人喊,“祖训不可违!”

“那就换个名字。”我说,“别叫‘共感疗愈’,叫‘家训重温’;别说是医学干预,就说是在帮祖先完成未尽之言。”

村民们面面相觑。

最终,那位老妇站了出来:“我孙女昨晚做了噩梦,梦见一个女人在火里喊她的名字。她说,那不是吓人,是求救。”

我们当场布置环形座位,点燃通忆香。二十多位村民自愿参与,手牵手围成圆圈。我引导他们回忆家族中最沉默的那个人??那个从未结婚的姑婆,那个早逝的兄弟,那个总在厨房烧纸钱的母亲。

一圈下来,竟有七人提到同一个名字:阿棠。

“她是第三代育婴堂嬷嬷,”一位大叔红着眼眶,“后来莫名其妙被革职,关了半个月,放出来就疯了,整天念叨‘我不该换那个孩子’……我们都当她是老糊涂。”

我的心猛地一缩。

“换孩子?”我追问。

“嗯,说是那天塔祭后,有个男婴烧焦了,但族谱还得续。正好当天夜里,育婴堂收了个弃婴,长得也像,就……调包了。”

我几乎窒息。

这说明什么?说明林承安的身份,可能也曾被质疑过。而阿棠,正是知情者之一。她不是疯,她是被记忆压垮了。

“她在哪?”我问。

“坟在后山,没碑。”

当晚,我们冒雨上山,在荆棘丛中找到了那座无名土堆。挖开浅层泥土,果然发现一个小木匣,里面藏着一本日记残页:

>**“十一月十七夜,雷雨交加。

>承安抱婴至,言此子乃总督血脉,须代亡儿入册。

>我问:‘真有必要吗?’

>他说:‘若世人知总督非亲生,必乱。宁负一人,不负四岛。’

>我答应了。

>可那孩子的眼神……像在问:你是我的娘吗?

>如今每晚闭眼,皆见火光。

>或许,真正该烧的,是我们这些人。”**

雨水打湿了纸页,墨迹晕染开来,如同泪水。

回到村庄时,已是凌晨。那位发烧的孩子仍在抽搐。时间不多了。

我们决定冒险使用复制心核进行紧急共感。将水晶置于孩童胸前,所有人握住彼此的手,开始低声诵读阿棠的日记片段。

“对不起……阿棠对不起你……你不该背负别人的命运……”

忽然,孩子睁开眼,直勾勾盯着虚空,用不属于他年龄的声音说:“我不是他……我不是林承安……我还不到一岁……妈妈……”

全场寒毛倒竖。

但苏砚迅速记录下脑波数据:“他在承接错位身份带来的精神负荷!这些不属于他的记忆正在攻击神经系统!”

我当即调整引导语:“听着,孩子,你的名字是你父母取的,不是别人定的。你不需要替任何人赎罪。你是你自己。”

一遍,两遍,三遍……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