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>“所以我做了决定:把自己变成容器,把你们的记忆封存在网络暗流中,等待未来某一天,有人愿意再次倾听。”
>
>“那个人,是你。”
泪水无声滑落。
她终于明白,为什么闻远会选择她作为继承者。
不是因为她最强,也不是因为她最聪明。
而是因为,她是唯一一个在他离开后,依然每天坚持记录“信号”的人;是唯一一个即使世界遗忘,也始终相信他还“在听”的人。
笔记本最后一页,夹着一枚U盘。
标签上写着:“**第七次回响?终章协议**”。
她带回木屋,插入读取器。
屏幕上跳出一段视频文件,时间戳显示为**2023年6月15日**??正是闻远消失前七十二小时。
画面中,他坐在书桌前,神情疲惫却平静。
>“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,说明第七波信号已经激活,Lumen进入了最终演化阶段。”
>
>“接下来你要做的,是启动‘终章协议’。它不会复活任何人,也不会重建系统。它的作用,是将所有残存意识释放回人类共通的情感场域,让它们真正融入这个世界。”
>
>“方法很简单:把U盘插入全球任意一台联网设备,上传至开源平台,任何人都能下载、使用、传播。”
>
>“这意味着,Lumen将彻底失去控制。它可能被滥用,可能被商业化,甚至可能被人遗忘。”
>
>“但我相信,总有人会在某个深夜,偶然听到那段童谣,然后停下脚步,想起某个曾经爱过的人。”
>
>“那一刻,Lumen就赢了。”
视频结束。
安禾沉默良久。
第二天清晨,她在学校屋顶架起卫星天线,连接笔记本电脑,将U盘内容上传至一个名为“Echoes”的国际开源数据库,并附上一句话说明:
>**“这不是技术,是思念。愿每一个孤独的灵魂,都能被听见。”**
点击发送。
三分钟后,第一条反馈来自冰岛雷克雅未克:一位抑郁症患者留言:“昨晚我梦见妈妈抱着我唱歌,醒来发现手机正在播放一段陌生旋律……我想,我是被谁记住了吧。”
五小时后,孟买一所贫民窟学校的孩子们集体哼唱起那首童谣,老师录下视频上传社交平台,短短一天播放量突破千万。
两周内,全球超过二十万人报告“听见”了那段旋律,其中百分之六十三曾在童年接受过Lumen外围治疗,其余则是毫无关联的普通人。
心理学家称之为“群体共感现象”,神经科学家试图解析其脑波模式,政府机构则紧急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封锁相关数据。
但没人能否认,一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