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官海浮沉: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 > 第245章 修路计划(第1页)

第245章 修路计划(第1页)

农业专题会议的余波尚未平息,下午,我又紧锣密鼓地召集了交通局、发改委、财政局、扶贫办等部门,以及云山乡等几个偏远乡镇的负责人,专题研究全县道路交通改善计划。如果说农业产业化是着眼于长远发展和农民增收,那么修路,就是眼下最迫切、最能直接改变百姓生活和营商环境的“生命线工程”。会议室里,气氛比上午更加凝重。谁都知道,在青云县谈修路,几乎等同于“天方夜谭”。交通局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同志,姓秦,他首先汇报了全县道路的基本情况,语气充满了无奈:“……林县长,各位领导,咱们县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。除了那条通往市里的省道勉强能走,县级公路基本都是超期服役,路况极差。乡村公路更是欠账太多,大部分是等外路,晴通雨阻。不是我们交通局不努力,实在是…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。每年那点有限的养护资金,连修补坑洼都不够,更别说大规模改造了。”他提供的数据触目惊心:需要改造的县级公路里程、危桥数量、涉及的人口……每一项都需要巨额资金。发改委主任接着发言,主要讲了向上争取项目的困难:“……像我们这样的贫困县,全省有很多,都在争抢有限的交通项目资金。我们的项目缺乏竞争力,报告递上去,往往排位很靠后。而且,上级项目要求地方配套资金,我们……我们根本配套不起。”财政局长孙前进更是直接摊牌:“林县长,县财政的情况您最清楚。别说配套资金,就是本级财政投入,也几乎是零。除非……除非能把教师工资、机关运转这些刚性支出都停掉。”他的话带着几分破罐破摔的意味。云山乡的乡长忍不住了,激动地说:“各位领导,我们云山的老百姓真是受够了!就那条‘要命路’,每年都要出好几起事故!娃娃上学难,病人就医难,山货运不出!我们多次反映,每次都是‘研究研究’!再这样下去,老百姓真的要骂娘了!”他的发言代表了偏远乡镇最强烈的呼声。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,我才缓缓开口。我没有先谈钱,而是让李卫国播放了一段视频——是上次微服私访时,用相机拍的云岭村那条路的颠簸景象,以及村民们对路的抱怨。画面晃动,声音嘈杂,但那种真实的艰难感,强烈地冲击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“同志们,”视频播放完,我关掉投影,会议室里一片寂静,“大家都看到了,也听到了。这不是冷冰冰的数据,这是咱们老百姓每天都在经历的生活!这条路,卡住的不仅仅是车轱辘,卡住的是青云县发展的咽喉,卡住的是老百姓的心!”我走到挂在墙上的全县交通地图前,用红笔重重地画出了几条线:“我的想法是,集中力量,分期实施,打通主动脉,畅通微循环!”“第一期,也是最紧迫的一期:集中全力,改造提升通往云山乡的这条县级公路!”我的红笔停留在那条让我颠簸了两次的“要命路”上,“这条路,是云山乡两万多群众唯一的对外通道,是生命线!必须优先解决!”“钱从哪里来?”我自问自答,目光扫过孙前进和发改委主任,“向上争取,我们要成立专班,专门跑市里、跑省里,哪怕磨破嘴皮子,也要把这条路的改造项目挤进省里的计划盘子!同时,我们可以探索ppp模式(公私合营)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,比如将来路修好了,可以约定一段年限内的广告经营权、服务区经营权等归投资方。另外,县财政再困难,也要挤出一部分作为引导资金和项目前期费用!”我看向交通局秦局长:“老秦,你们交通局,一周之内,给我拿出这条路的详细改造方案和预算!要实事求是,但也要有突破常规的勇气!”“第二期,”我的红笔移向其他几个偏远乡镇,“在云山路取得突破后,逐步改造其他几条主要县级公路。”“第三期,实施村村通硬化路工程。这个可以结合国家扶贫政策,发动群众投工投劳,县里给予材料补助。”我放下笔,回到座位,看着众人:“这个计划,看起来很庞大,很难。但是,如果我们连想都不敢想,连计划都不去做,那就永远没有希望!云山路,就是我们必须要攻下的第一个山头!拿下了它,就能提振全县上下的信心,就能为后续工作打开局面!”我看向孙前进:“孙局长,财政再难,挤牙膏也要给我挤出前期的那点钱来!”看向发改委主任:“跑项目的专班,由你牵头,我亲自带队去省里汇报!”看向交通局老秦:“方案要快,要实!”最后看向云山乡乡长:“回去告诉云山的老百姓,县委县政府下了决心,这条路,非修不可!也请他们支持配合,涉及到征地拆迁的,要依法依规,合情合理!”我的语气斩钉截铁,没有任何商量余地。这套修路计划,比农业产业化构想更具体,也更“烧钱”,遇到的阻力无疑会更大。但我必须表现出绝对的决心。会场里的人们,被我这种破釜沉舟的气势所感染。云山乡乡长激动地脸色发红,连连点头。交通局老秦推了推眼镜,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。连孙前进,也只是张了张嘴,最终没再说什么。修路计划,就像一把沉重的钥匙,我试图用它去打开困住青云县发展的那把锈锁。我知道,前方必然是荆棘密布,但这一步,必须迈出去。:()官海浮沉: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