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一上午,我主持召开了县政府专题会议,议题只有一个:青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构想。参会的有分管农业的副县长、农业局、林业局、水利局、供销社、各乡镇长以及部分农业技术专家。会议室里烟雾缭绕,各位乡镇长和部门负责人大多面色凝重,或者带着一丝惯常的麻木。对于他们来说,这种关于“农业调整”、“产业化”的会议,过去开过不少,但大多停留在纸上谈兵。我没有绕圈子,直接打开了投影仪(县政府唯一一台老式投影仪),将周末在笔记本上勾勒的蓝图核心部分,特别是农业板块,清晰地展示出来。“同志们,今天我们不谈空话、套话,就谈一件具体的事——咱们青云县的农业,路在何方?”我开门见山,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,“我上个周末下去走了走,看了看,也和大家一样,感到很焦虑,很沉重。”我切换幻灯片,展示了在云岭村和那片河谷地拍的照片(用李卫国的旧相机拍的)——破败的村落、泥泞的道路、农民粗糙的双手、贫瘠的土地。“大家看看,这就是我们很多农村的现状!种地不挣钱,年轻人留不住,土地在撂荒!如果我们再抱着‘粮安天下’的老皇历,只知道催种催收,不想法子提高效益,增加农民收入,我们就是在眼睁睁看着农村凋敝,就是在失职!”我的话有些重,会场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。几个乡镇长低下了头,农业局长则不停地擦着汗。“那么,出路在哪里?”我再次切换幻灯片,上面是我手绘的“青云县农业产业化构想图”。“我认为,出路在于八个字:特色、优质、高效、绿色!”我提高了声音,“我们必须告别过去那种‘撒胡椒面’、‘大呼隆’的生产方式,要走产业化、集约化、品牌化的新路!”我指着构想图,详细阐述:“第一,优化区域布局。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地方都一个模式。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,进行功能划分!”河谷平坝区(如青峰镇河谷):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。推广大棚蔬菜、反季节瓜果。水利局要配套完善灌溉设施。农业局要引进优质种苗,提供技术指导。“我们要让这些地方的土地,产出几倍甚至十几倍于现在的价值!”丘陵缓坡区(如云山乡部分区域):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果和生态养殖。种植柑橘、板栗、油茶等,林下养殖土鸡、黑猪。林业局要做好规划,引进深加工企业。“我们要把荒山变成‘绿色银行’!”高山深山区: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和中药材。种植天麻、茯苓等,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增收。“第二,打造产业链条。”我继续阐述,“光种出来不行,关键要卖出去,卖出好价钱!”生产环节:鼓励土地流转,培育家庭农场、专业合作社。解决“谁来种地”问题。加工环节:招商引资,建设农产品加工园。比如竹编工艺能不能规模化、品牌化?蔬菜水果能不能做成果汁、果干?肉类能不能搞冷链加工?“我们要把初级农产品变成商品,实现增值!”销售环节:供销社要转型,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。同时,要大胆利用新兴渠道,比如联系省城超市搞“农超对接”,甚至可以探索“电商扶贫”,把我们青云的绿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去!“路修好后,这一切才有可能!”(我在这里为接下来的修路计划埋下了伏笔)“第三,强化支撑保障。”技术支撑:农业局要组织技术骨干,下沉到田间地头,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务。资金支撑:财政要整合涉农资金,精准滴灌。同时,协调金融机构,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。品牌支撑:要统一打造“青云山珍”、“青云生态”等区域公共品牌,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。我讲完后,会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这套构想,对于习惯了传统农业思维的他们来说,冲击不小。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率先发言:“林县长的构想非常宏大,也很有前瞻性。但是……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需要技术,需要市场,更需要农民转变观念……难度非常大啊。”青峰镇的镇长皱着眉头说:“搞大棚蔬菜?我们没技术,也没经验,万一失败了,老百姓损失更大,到时候怕是要来找政府闹啊。”云山乡的乡长则对发展林下经济表示担忧:“种药材?周期长,技术要求高,而且市场行情波动大,老百姓怕担风险。”质疑和困难,接踵而至。这在我的预料之中。我没有反驳他们,而是平静地说:“大家说的困难,都是客观存在的。但是,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作为!躺在困难的温床上睡大觉,问题永远不会自动解决!”我站起身,走到地图前,手指点在那片河谷地上:“我知道难,所以我们要试点!我提议,就在青峰镇这片河谷地,选取一百亩,作为高效农业示范区!由县农业局牵头,青峰镇政府具体落实,引进技术,寻找市场,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和贷款贴息!我们摸着石头过河,成功了,总结经验全县推广;失败了,责任由我林致远来承担!”我又指向云山乡:“云山乡可以选择一个村,作为林下经济试点村,同样由县里支持,摸着石头过河!”“同志们,”我环视众人,语气诚恳而坚定,“改革总是有风险的,但不敢改革的风险更大!那就是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农村一天天衰败下去!我相信,只要我们方向对头,方法得当,真心为老百姓着想,就一定能闯出一条新路!这件事,县政府决心已定,必须干,而且必须要干出个样子来!”我的表态,堵住了他们继续强调困难的后路。会场里的人们表情各异,有沉思,有犹疑,也有少数人眼中开始闪烁出跃跃欲试的光芒。农业产业化的构想,就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,虽然激起了波澜和质疑,但毕竟,已经开始搅动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。我知道,真正的挑战,在于如何将这张蓝图,一步步变为现实。:()官海浮沉:我的三十年仕途笔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