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磨字:日本全才艺术家北大路鲁山人的书法之道 > 评现代美字(第2页)

评现代美字(第2页)

德川家达[37]公爵的无才之字

我曾经跟某位枢密顾问官[38]的老夫人一起闲聊。当时偶然聊到书法,聊了不少现代诸位名家的书法,老夫人突然压低了音量说:

“德川先生真是太可怜了,字写得那么丑……,我实在是没办法昧着良心说他的字好看,该怎么说呢,难得看到那么丑的字。我想,他应该是华族[39]之中,字写得最难看的吧。我想这就是那个人美中不足的地方吧。”

她的语气,似乎发自内心感到同情。就连我都吓了一大跳。为什么偏偏要提他呢?在现代的美字之中,小生最尊敬的就是德川家达公爵的字,竟然说他写得很丑,还寄予同情,我不知道应该要愤慨还是喷饭了,她对书法的不了解让我十分傻眼,吓得我都说不出话来了。

然而,我想这未必是枢密顾问官老夫人一个人才有的偏见。因为后来又发生了这件事。这次的对象可不是不知世事的妇女,而是东京某家大型保险公司的两名老板。我们正好又聊到兴趣之事,话题提到书法,其中一个人问我:“你觉得当今谁的书法写得最好呢?”于是我不以为意地回答:“所谓的好,有各种不同的好法,不过,我想德川家达公爵应该是其中翘楚。”我果断地回答平时坚信的事实。结果他们露出听到意外回答的表情,两位都不太认同。“那种字啊,根本不提得一提。竟然说是现代美字的翘楚,你是不是把我们当傻瓜啊?”他们反而怀疑起我是不是认真回答了。后来,我正颜厉色,对他们进行各种说明,表示德川公爵的书法确实是美字,不过他们终究无法认同,任我说破了嘴,也是徒劳一场,最后,他们甚至觉得这个人的见解也不怎么可靠,甚至不再信任我了。

有一就有二,我在德川公爵的书法一事,尝到这样的经验,于是,我不得不认为这个世上竟然有那么多审美能力薄弱的人。我认为德川公爵的字,程度或风情都过于超凡脱俗了,无法得到世俗的认可。要成为世俗一般人认可的美字,公爵的书法家风格技巧还不到家,公爵的不灵巧与无才,正是他的技巧,人们也无视这个部分。总而言之,就是这样了。

这样看来,举例来说,犬养[40]先生的字,似乎是众人公认的好字。也就是说,任谁都能了解,是那种程度的好,于是每个人都能轻易认同。然而,德川公爵的字,就不是每个人都看得懂的了。对于看不懂的事物,人们反而会觉得写得很差。

这样的关系,恰如没眼光的人在看古董,看起来只是一个脏脏的,斑驳掉漆、破破旧旧的东西,怎么也不可能承认那是美丽的事物。

然而,等到鉴赏眼光愈来愈好,就能从脏兮兮的事物之中,理解美感所在,在如今所谓的美丽事物中,看见污秽的部分,若是欣赏绘画,则可了解绘画真正的价值。不管是哪个人,刚开始看古书画或是奈良时代的佛教美术时,十之八九没人看得懂。

德川公爵的字,正好是一样的意义,从外在不是很容易看懂其优点的美好。

如果用戏剧那一套来说,已逝的团十郎[41]演的戏,采用大量的腹艺[42],动作相当少,据说当时舞台远处的观众并不喜欢这样的方式,也是一样的道理吧。如今,雅邦[43]的画已值万金,他参加日本第一场博览会之时,甚至没能入选,也曾在早期的美术展览会落选。这也是由于当时的评审未能理解雅邦的画。其他像是春草[44]的《落叶》明明名气响亮,春草的画甫登场就才华洋溢,尽管如此,在他默默无闻的青年时代,也有几次没入选的经验,真要算起来,这样的例子可是不胜枚举。也就是说,幼稚的人看不懂。

如此这般,刚开始并不了解,不过,从长远的眼光来看,最后还是能了解。总有一天,好的东西会获得赞赏,差的东西将遭到淘汰。那些差的东西,只不过是一开始靠着一些小聪明,让世人觉得很好罢了。

至于德川公爵的字,定位差不多在哪里呢?经过以上的譬喻之后,大家应该心里有数了吧,虽然公爵的书法写得很好,前面也提过,并不是指他的技术特别优秀。我认为足以评为好字、厉害的字、不逞强的字、威信十足的字,是用心写出来的字,就这层意义来说,是现代极为少见的美字。

不少人会对巧妙模仿贯之假名的人敬叹,也会佩服将碑石、法帖等中国书法学得很像的人。这类人通常认为双手灵巧就能写出好字,不过,一直以来,书法可不是只有这样的见解,也不会受到这样的价值左右。主要还是要检视内容,有没有不自然的线条,或是品格尊贵、迫力十足、上流风雅,基本上会看有没有这些艺术条件,于是书法才能自成一门美术,自成一门艺术。

因此,即使技术不佳,还是有非常多的好书法,也就是美字。尤其是与日本茶道相关的人士,更是有许多这类型的书法。

例如一休和尚[45]的字,他的字宛如挥舞着出鞘的刀剑,带点疯狂又粗暴,内容却坚毅地贯彻艺术性,如今仍受到许多人的尊敬。

利休拥有非凡的能力,却写着常识感十足的字,倒是没有什么问题,到了元伯[46]之时,乍看之下,他的字写得很丑,看起来实在很像写得很差的字,不过,见多识广之人则觉得他的书法饱含山珍海味,拥有逼近人心的真实,有一股难以形容却又教人忍俊不住的鲜美滋味。称不上差,也称不上好。如果天地之间存在着真理与真实,那就是真真实实的书法字。完全反映出元伯这个人的书法字。换句话说,与他的人格一样,都是了不起的创作书法。

到了远州[47]和宗和[48],他们都有卓越的技术,而且写出相当优美之字,我想大家都毫无异议,一般来说,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,大家都认为他们写的是美字,不过,和他们相比,元伯可说是异类中的异类,没办法用标准来衡量。尽管如此,仍然具备直逼人类脑海的力量,可以列入美字之列。其中有一种非元伯不可的艺术存在。

德川公爵的字,虽然不如元伯那般风味独特与扣人心弦,不过,也是属于同类的美字,我想本人自然不觉得自己写得好,却也不曾觉得自己写得差吧,我想他在写字之时,根本没想过这回事,这才像是十六代大人[49]的人品。他的神经比较大条,没办法做小事情,就某种意义来说,他比较强势,又不在乎别人的看法,正因为如此,才有一股不会被小事局限的威信,达到美字的境界。

我想公爵应该不曾正式学习书法。即使不曾学过,还是会有一定的教养,因此,在他年幼时期,肯定曾经学习过一般人定义的书法。年轻时,他的字看来颇具技巧。然而,他也不曾受到那些技巧的限制,写着十分悠然自然、难以捉摸,宛如拂面轻风般的书法字。

也许这就是所谓十六代大人的威信吧,或是血统赋予的天赋之力,又或是家世、血统所具备的内容呢。公爵的字看来呆呆的,一点也不小气,却又有几分迟钝,由于这分迟钝,在笔法或是书法风格上,才不会受到一些小细节的局限,抱持仅靠自然获利为收入来源,即可功成名就的观点。

光是这一点,书法只着重笔法、书法风格的凡人,自然不会理解他的优点。枢密顾问官的夫人说他的字丑,大表同情,对书法有兴趣的两位大公司老板,也异口同声地否定他的字,都是因为这个缘故。然而,公爵的书法相当精妙,如果把他的字跟其他世人所谓的美字摆在一起,自然可以了解其内容之力。后来,我又跟这两位老板一起比较其他现代名家的书法,边看边讨论,两人也逐渐了解他的好处,如今,就连老板们都已经清楚认识德川公爵书法的优点了。

然而,我们在德川公爵的书法字里,实在是不能追求精进、努力之后才能达成的美感风流韵味。这是由于公爵根本就缺乏欣赏美术或收藏古董的风流之心。可以说公爵其实是一个没有兴趣、缺乏美感兴趣之人。公爵的娱乐似乎只有相扑与谣曲。在欣赏公爵的书法时,这一点实在是让人感到万分遗憾,如果公爵能有一点点的美感风流,他的书法不知会是多么优秀的美字呢。说不定能与元伯匹敌,或是能与池大雅相当。

话虽然这么说,公爵的书法仍然值得誉为第一美字,因为世上的美字太少了。因此,这并不是因为公爵特别了不起,而是公爵的身份十分有利。并不是因为他精进、努力,研究书法所得的领悟,不是什么值得尊敬的事物。因此,公爵也不打算炫耀自己的美字,不过,身为一名旁观者,若是否认其字是艺术上的美字,不给予肯定的话,则是不懂书法的人了。

未来,我会再找机会说明西园寺公爵[50]的书法,届时会再提出公爵的书法,进行更具体的说明。这次的结论稍嫌抽象了一点,希望各位能把以上说法放在心里,重新检视公爵的书法。

昭和十一年[51]

钝翁益田孝[52]的书法

所谓的茶人生活,不管有多少种说法,都可以称为美的生活,或是赏玩古代美术的生活。对礼仪的要求繁复,不过这些礼仪也是由于对古代美术的尊重,基于热爱审美生活的心灵。总而言之,自古以来,茶人对美的关心就十分深厚,同时密不可分,涵盖了他们衣食住的一切部分。这正是茶人的品格,也是吾人尊敬茶人的原因。因此,身为茶人,若是不懂美术,光是这一点,我们即可断定此人根本没有做茶人的资格。

不需要多说,相信大家都知道,卓越的美术与艺术,都是出于一个人的真心。当茶人写书法时,会写出什么样的字呢?写出什么样的字,才符合茶人的品格呢?一言以蔽之,必须是充满美术价值的字。当然还必须具备风流、雅趣等类的因素。装腔作势只会显得不真诚,不是好字。轻薄者缺乏威信,这也不行。风韵迷人者,太过艳丽,称不上茶。尽管幽静为好,若是没有生命,则污浊不堪,这也不成。

话虽如此,高明的字不能让人看穿其聪慧。劣字本来就不在茶人的心上。即便我们如彼逐一细数,茶人对书法的要求,还是多得数不清。既然如此,写出什么样的字,对茶人来说才称得上及格呢?答案可没那么简单。那就是所谓茶道的价值,——也就是再怎么修炼都没有尽头,这才是茶道的深奥之处,也就是茶道的价值。

然而,假设我们简单地说,茶人的书法指的是茶道的座右铭——和敬静寂。势必非是温和稳重的字才行。还有,不可以是魅力十足的妖艳书法。看来像聪慧学者写的高明之字,也称不上茶。只学习表面功夫,乍看之下写得很好的字,可就更不行了。更别说真的写得很差,本来就不值一提。

这样看下来,写得好也不行,写得差也不行。不过半调子一样不行。该怎么样才行呢?就是因为这样,我们才会一直不断地说书法很难,不过,总不能没有一个适合的说法,姑且还是试着整理出一个结论……

也就是说,乍看之下写得非常烂,仔细品味、参透之后,却一点也不拙劣,别说是拙劣了,还是非常棒的好字,拥有非常美好的风味,非得达成这样的条件才行。必须是拙劣的好字。

就这层意义看来,符合这项特质的茶人之字,大概还是元伯的字吧。虽然利休等人还算符合,不过他写得太好了,反而有点令人在意。至于远州与宗和,他们当然写得非常好,而且他们又是相当洗练的好……也就是说,在高明之中,又可以隐约窥见笨拙之处的高手技艺。换句话说,他们拥有十分美好的天才美字,同时,又能在巧妙之中掺进笨拙,这些人的价值成了他们的资产。正可谓是超越规则的美字,不昧公[53]的笔力虽然差了一点,却因此成为他的特色。然而,不昧公没有远州与宗和那样的品格与潜力。正由于他是如此深入茶道之人,与当时的人,如儒学家等人相比,他的字已经是最优秀的了。那么,现在茶人的书法功力又是如何呢?从前的人我们还能提出来讲,到了现代,真是惨不忍睹,实在是没几个有资格称得上茶人。

已逝的井上侯爵[54]还算好的了,是让人忍不住感叹的书法字。伊藤公爵[55]的字,美则美矣,却没有茶的气息,写得太好了。本人似乎对自己写得一手好字一事,感到相当得意。虽然两者皆为俗字,井上侯爵的某些书法字相当美丽,倒不全都是俗字,过世的马越恭平[56]老翁的字非常严肃,可说是只有人品特别优秀的字,尽管如此,他毕竟是一个品茶之人,拥有符合茶人趣味,恰到好处的优质美感。在企业家的书法中,竟能得到那样的美感,应该可以说是拜茶之赐吧。

其次,茶道流派的千家[57]又是如何呢?尽管是茶道的本家,也许是没生出天才的缘故吧,又或者是把传授茶道当成一门生意的缘故吧,他们的书法反映出把生意摆第一的念头,完全看不到茶道的美妙、茶道的帮助。倒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茶道之美,身为本家的茶人,却有些令人难以接受,这就是目前的状态。

明治初年名气响亮的玄玄斋[58]也是书法技艺精湛的高手,可以窥知他应该是一名了不起的人物,留下不少好看的作品,尽管如此,他写的字仍然非常俗气,一点也不像是茶道流派的当家。若不是生在茶道人家,可能会写出更低俗的字吧。关于这一点,我很想说他根本不是茶人。在其他方面下了太多功夫,实在看不出什么茶道的和之精神。极度不风流,根本称不上有在研究茶道的学问。至少,我们可以说他根本不曾领悟传统的茶道精神。

对比这位玄玄斋,益田钝老翁字里行间的茶味更浓厚了,技巧也很扎实,算是相当不错了。

然而,他的书法技巧太多了,反而稍嫌可惜了一点。相信大家都很清楚,益田先生是当今数一数二的茶人。身为这么有名的茶人,益田先生目前的书法写得如何呢?如果这是益田先生四十岁左右写的字,未来倒还大有可为。不过,益田先生早已是八十几岁的老翁了。高龄八十几岁还写这种字,实在是有些太性感了,太艳丽了,太伶俐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