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)委派别人去做。你需要新建一个等待清单,在别人去做这些事的时候,你可以定时追踪一下进度。
(3)延后处理。如果是需要尽快完成的行动,你就把它写到行动序列中,尽快完成。如果是需要在指定时间完成的,那你就把它写到日程表中,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。
3。组织整理
在第二个步骤中,你已经确定了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对自己有意义,也判断了具体的行动措施。我们可以把上一步的结果继续分类,以便及时查看追踪。行动可以分为四大类:
(1)项目(你承诺要完成的事)。
(2)日程表(必须在指定日期或时间完成的事)。
(3)行动序列(要尽早做的事)。
(4)等待事务(应该由别人执行的项目和活动)。
行动序列中的事务并不一定要在一天之内完成,因此你可以依据场景进行进一步分类,整理成更加细致的清单。比如说:
(1)“家”清单:这份清单里面有你需要在家和在家附近完成的事,例如修理电灯、给猫铲屎、整理衣橱、陪孩子去上早教课。只要你在家,就抓紧去做这些事。
(2)“办公室”清单:这份清单列出了只有在办公室才能完成的工作,例如整理文档、打印资料、审阅长文件等。
(3)“阅读”清单:把你要阅读的资料专门放在一个地方,然后列一份方便查询的清单。只要一有空,你就照着这个清单去阅读。
根据不同场景整理出不同清单以后,你可以在该场景下按照清单行动,就不会忘记自己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了。
4。回顾
你需要每天回顾日程表和行动清单,查看自己已经完成和尚未完成的事项。
5。执行
接下来,根据自己所在的场合、可支配的时间和精力执行之前列出的清单就好了。
最后总结一下:
(1)你觉得疲惫,其实是因为太多的琐事分散了你的注意力。
(2)生活和工作其实不需要刻意平衡,你只要别把两者混淆,分配好各自的时间并且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就可以了。
(3)保持专注的办法是清空大脑。为此,你需要先把所有事项记下来,然后去明确它们的意义,确定是否可行。然后,你要根据不同场景细分清单,再依据场景去完成清单上的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