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段后加:)关于莺莺氏族问题,下附读莺莺传已略论及,谓唐代女子,颇有以「九九」为名者,引才调集伍代九九之诗为例证,兹复检才调集伍全唐诗第壹伍函元稹贰柒有曹十九舞绿钿一诗,颇疑曹十九之「十」乃「九」之讹。若所揣测者不误,则北梦琐言伍中书蕃人事条云:
唐自大中至咸通,白中令入拜相,次毕相??,曹相确,罗相劭,权使相也,继升岩廊。崔相慎猷曰,可以归矣,近日中书尽是蕃人。盖以毕、白、曹、罗为蕃姓也。
据是,此女姓曹名九九,殆亦出于中亚种族。考吾国自汉以来之史籍所载述,中亚胡人善于酿酒,如晋书壹贰贰吕光传略云:
又胡姬姝丽,如玉台新咏壹辛延年羽林郎诗云:
昔有霍家姝,(丁福保编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注云:古时士之美者曰姝,如干旄之诗称彼姝者子,是。后世选本改姝为奴,非是。)姓冯名子都。依倚将军势,调笑酒家胡。胡姬年十五,春日独当??。长裾连理带,广袖合欢襦。头上蓝田玉,耳后大秦珠。两鬟何窕窕,一世良所无。
然则自汉至唐,吾国产名酒之地多是中亚胡族聚居区域。第贰章琵琶引论琵琶女所居之长安虾蟆陵,乃产郎官清名酒之地。此女之又善弹琵琶,故疑此女当是辛延年诗所谓「酒家胡」之类。若所揣测者不误,则水经注肆河水又南过蒲坂县西条略云:
[河东]郡多流杂,谓之徙民。民有姓刘名堕者,宿擅工酿,采挹河流,酝成芳酎,排于桑落之辰,故酒得其名矣。
庾子山集伍就蒲州刺史乞酒诗云:
蒲城桑叶落,灞岸**秋。愿持河朔饮,分劝东陵侯。
及国史补下敍酒名著者条略云:
酒[云名品]则有河东之干和蒲萄。
则莺莺所居之蒲州,唐代以前已是中亚胡族聚居之地,可以证明。中亚胡族,肤色白晳,特异于汉族。今观才调集伍元稹杂思六首之六「寻常百种花齐发,偏摘梨花与白人」,则莺莺之肤色白晳可证。由是而言,就莺莺所居之地域及姓名并善音乐等条件观之,似有辛延年诗所谓「酒家胡」之嫌疑也。兹姑妄言之,读者傥亦姑妄听之耶?
或谓杨贵妃原出隋代河中观王雄之族,观王家庭妾媵中殊有就地娶中亚酒家胡之可能。果尔,则长恨歌中「尽日君王看不足」之霓裳羽衣舞,即本自中亚流行之婆罗门舞。又「梨花一枝春带雨」之「梨花」即「偏摘梨花与白人」之「梨花」。此歌两句皆有着落,不同泛语。斯说未有确据,不得视为定论,聊记于此,以资谈助云耳。
论艳体诗竟,请论悼亡诗。
今本元氏长庆集玖第壹首夜闲题下注云:
此后并悼亡。
考程大昌演繁露陆云:
元稹集十三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云云。
程氏所见元集卷帙,虽与今本次第不同,然实与宋建本符合。(详见涵芬楼影印明本后所附校文。)南宋乾道四年洪适重刊北宋宣和六年刘麟编辑之六十卷本跋云:
今之所编,又律吕乖次。惜矣,旧规之不能存也。
新唐书陆拾艺文志别集类所着元氏长庆集一百卷,又小集十卷,传至宋代,亡佚已多。故韦縠才调集伍所收微之诗,俱在六十卷本外也。今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元氏长庆集仅有残叶,不知如何,亦未能取校。但详绎今本第玖卷内诸诗所言节候景物,似亦与微之当日所赋之年月先后颇相符合,谅此卷诸作,犹存旧规。此点殊为重要,盖与解释疑滞有关故也。
如此卷第壹首夜闲云:
秋月满床明。
第贰首感小株夜合云:
不分秋同尽,深嗟小便衰。伤心落残叶,犹识合昏期。
第叁首醉醒不涉节候景物,未能有所论断,第肆首追昔游云:
再来门馆唯相吊,风落秋池红叶多。
皆秋季景物也。昌黎集贰肆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云:
[夫人]以元和四年七月九日卒。
知此数诗,皆韦氏新逝后,即元和四年秋季所作也。
又第伍首空屋题(原注云:十月十四日夜。)云:
朝从空屋裏,骑马入空台。尽日推闲事,还归空屋来。月明穿暗隙,灯烬落残灰。更想咸阳道,魂车昨夜回。
白氏长庆集壹肆感元九悼亡诗,因为代答三首之二答骑马入空台云:
君入空台去,朝往暮还来。我入泉台去,泉门无复开。鳏夫仍系职,稚女未胜哀。寂寞咸阳道,家人覆墓回。
昌黎韦氏墓志云:
其年(元和四年)十月十三日葬咸阳,从先舅姑兆。
故微之于元和四年十月十四日夜赋诗云:
更想咸阳道,魂车昨夜回。
也。白乐天代答诗云:
鳏夫仍系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