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夜。
第二天清晨,人们陆续离去,脸上带着疲惫却释然的神情。藤蔓上的花已凋谢,只留下晶莹的露珠,像是昨夜星辰坠落的痕迹。
守夜疲惫地靠在门框上,望着天空渐亮。
林七走过来,轻声说:“全球范围内,超过两百万人在同一时段进入了深度共感状态。系统记录显示,这是‘心界’成立以来最强烈的一次情感共振。”
守夜笑了笑:“不是系统的力量。是他们自己的心,终于愿意打开了。”
午后,一封新的信被放在桌上。信封是手工裁切的粗纸,上面用稚嫩的笔迹写着:“给守夜叔叔”。
展开后,是一幅孩子的画:一棵大树下,坐着许多大人和小孩,每个人头顶都漂浮着一个小光点。画的下方写着:
>“老师说,死去的人会变成星星。可我觉得他们更像萤火虫,躲在记忆的角落里,等着有人去找他们。
>我昨天梦见奶奶了,她给我煮了鸡蛋面。
>谢谢你让萤火虫重新亮起来。”
署名:小树,8岁,东京。
守夜看着画,久久无言。他走到后院,挖开一小块泥土,将画小心埋下,又在上面种了一株新的玫瑰苗。
“你会开花的。”他说,“等有人想起你的时候。”
夜深人静时,他又一次登上后山,推开荒祠的门。那枚青苔覆盖的铃铛依然静默,可当他靠近,却感到一股温润的震动从地面传来,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苏醒。
他轻轻将手覆在铃铛上,低声说:
“如果你也想被听见,那就响吧。”
风穿过破窗,拂过铜身。
一秒,两秒,三秒……
然后,一声极轻、极柔的铃音,如初芽破土,悄然响起。
守夜笑了。
他知道,这声音不会传多远,但它存在。
就像那些不肯遗忘的夜晚,那些在梦里重逢的瞬间,那些明知徒劳却仍坚持点亮的灯火??它们或许改变不了死亡的结局,却足以让生者继续前行。
回到神社,他翻开日记本,取出一支笔,在空白页写下:
>“记忆不是对抗遗忘的武器,而是爱的延续。
>我们记住,不是为了留住死者,
>而是为了不让生者迷失在孤独的长夜。”
写完,他合上本子,望向窗外。
月光如水,藤蔓轻摆,七朵玫瑰在夜色中静静呼吸。
远处,隐约传来歌声,像是许多人一起哼唱着那首古老的童谣。
守夜闭上眼,跟着轻声和:
“风不来,灯不灭,我在你门前站了一夜……”
他知道,从今往后,每一个选择记住的人,都是这座神社的守护者。
而他,不过是第一个学会倾听的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