陛下还说,矿场民生之事,朝廷自有法度,卿不必过虑,当以起草院修撰《宪章》细则要务为重,勿负朕望。”
内侍唱喏完毕,身后的小太监便将赏赐之物??奉上。
那御茶香气清雅,玉带钩温润生光,贡缎更是流光溢彩,无一不是珍品。
殿内其他起草院的官员纷纷投来或羡慕,或探究的目光。
贾若面无表情地起身,对着皇宫方向躬身行礼:“臣。。。。。。谢陛下隆恩。”
他的声音平静无波,听不出丝毫情绪。
内侍满意地点点头,带着人退了出去。
起草院又恢复了平静,只剩下翻阅纸页的沙沙声。
贾若缓缓坐回位子,目光落在那些光彩夺目的赏赐之物上。
堵嘴。
“不必过虑”
?“自有法度”
?“修撰要务为重”
?
太平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。
你贾若的分内事是修《宪章》,不是管矿工的死活。
朝廷自有安排,你别多事。
给你体面,给你赏赐,你就该知趣的闭嘴。
这比任何申斥都更让贾若感到心寒和屈辱。
他看着赏赐,心想这东西,不就是从矿工身上剥下来的么?
他提起笔,重新铺开一张素笺。
墨,研得极浓。
他还要再上奏,如果养心殿不接受,他就捅到民议员去。
如果民议员不接受,他就离开起草院。
贾若的笔落的极快。
他的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。
他可以不在神都,无所谓。
他要回到锦城,回到金陵。
过去他怎么写的《民约论》,现在他就怎么写新的《民约论》。
再不济,他就回到海东,请贾环出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