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状元郎 > 第三六七章 改换门庭(第2页)

第三六七章 改换门庭(第2页)

沈万昌浑身颤抖,咬牙道:“你这是逼我自毁门庭!”

“不。”苏录看着他,“我是给你一次赎罪的机会。你可以成为阻碍历史的人,也可以成为点亮灯火的人。选哪一个,由你。”

七日后,沈家正式签署田契转让文书。消息传出,江南震动。不少原本观望的士绅开始悄悄联系地方官府,询问如何合规捐资助学。浙江绍兴一位老进士甚至主动请缨,愿赴偏远山区担任义务教习,只求“死后墓碑上能刻一句:此人曾教百名孩童识字”。

秋分时节,第一批政务生完成首年学业。他们在京郊顺义县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考核:有人协助县衙清理积压讼案,厘清三十年不清的田界纠纷;有人设计排水系统,解决百年水患;还有三人联合撰写《南方稻作改良方案》,被户部采纳试行。

结业典礼上,皇帝亲临观礼。当他看到一名来自贵州苗寨的女生登台汇报“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试点成果”时,不禁动容:“这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材。”

苏录走上台前,宣布第二年招生扩至五千人,增设“边疆治理”“海外通商”“疫病防治”三个专项班,并首次允许外国留学生申请入学,首批名额给予琉球、安南、朝鲜三国派遣子弟。

台下掌声雷动。

然而就在当晚,一封密信送达苏录手中。信中揭露:原内阁首辅蒋冕虽已被罢官软禁,其子蒋?却暗中勾结蒙古鞑靼部,许诺若对方南下扰边,可在朝廷内部制造混乱,延误军情传递,甚至策动北方将领叛变。作为回报,蒋?要求“复辟旧制,废除政务学堂”。

苏录连夜面圣,建议立即加强九边防务,同时派遣锦衣卫秘密调查涉案人员。皇帝沉吟片刻,忽然问道:“弘之,你有没有想过,为何这些人如此恨你?你不贪财,不好色,不结党,甚至连宅邸都仍是当年那座小院。他们到底怕什么?”

苏录微微一笑:“因为他们怕的从来不是我,而是每一个能读会写、敢说真话的普通人。他们害怕有一天,百姓不再需要他们来解释圣旨,不再跪着听他们宣读律法,而是自己就能看懂、就能质疑、就能反抗。”

皇帝默然良久,终轻声道:“你说得对。所以这场仗,我们必须赢。”

次日,苏录启程巡视西北。途中经太原,受邀为当地新建成的女子职业学堂题词。他提笔写下四字:“**言即力量**”。

有记者问他是否担心报复,他淡然道:“我早已不在意生死。若有一天我倒下,请记住??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全国四十七万正在读书的孩子,都是我的影子;每一间亮着灯的教室,都是我的坟墓,也是我的纪念碑。”

冬至前夕,阿?出现在西安驿站。她已正式被任命为陕西教育巡查使,负责督导全省基层学堂建设。十年光阴,昔日怯懦少女已成长为目光坚定的女官。两人相对无言,良久,阿?从怀中取出一本新编教材??《口语训练与公共表达》,封面下方写着一行小字:“献给第一位教会我说话的人。”

苏录翻开第一页,泪水悄然滑落。

书中第一课写道:“我能说话,因为我识字。我说话,是为了让更多人听见真相。”

腊月廿三,北方小年。京城突降大雪。政务学堂操场上,两千余名师生冒雪举行“年终述志大会”。每人手中持一支蜡烛,围成巨大圆阵,齐声朗诵《共和宣言》:

>“我们不信神佛,只信人心向明;

>我们不拜帝王,只敬知识如灯;

>我们不惧黑暗,因我们知道??

>每一个学会写字的人,都在为未来点火。”

苏录站在高台上,望着这片星海般的烛光,仿佛看见无数个苏小禾、阿?、周文渊、李小禾妹妹……他们从未离去,而是在这片土地上不断重生。

风雪中,他的声音穿透寒夜:

“十年前,他们以为一把火就能终结启蒙。

今天,我可以骄傲地说??

火种已遍地燎原,无人能够扑灭。”

远处钟楼响起十二声暮鼓,惊起漫天飞雪。

粉笔灰仍在飘落,像永远不会停歇的雪。

像千万颗不肯安眠的灵魂,轻轻落在孩子们翻开的书页上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