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状元郎 > 第三六零章 合江蘇錄試於此(第3页)

第三六零章 合江蘇錄試於此(第3页)

>“父昨夜安然入睡,气息渐稳。服萧师所赠药方三剂,呕血止,精神略振。医生言,性命无忧,唯需静养百日。你安心备考,勿挂念家中。苏淡日夜侍奉,寸步不离。

>秋闱将至,愿兄一举成名,光耀门楣。

>苏满手书”

苏录读罢,久久凝望烛火,终于露出多日来第一抹微笑。

八月初,全省各地考生齐聚成都。贡院内外人潮汹涌,车马塞途。苏录依例前往提学衙门报备,果然引起轰动。众学官争相观瞻这位“科试双优榜首”,更有几位御史私下打听其背景,欲拉拢为己用。

但他一概婉拒宴请,每日往返于昭觉寺与贡院之间,低调异常。唯有少数知情人知晓,他在萧提学指导下,已将五经要义融会贯通,尤擅《春秋》断案式笔法,既能守正,又能出奇。

九月初九,秋闱正式开考。

天未亮,贡院大门洞开,鼓声震天。三千举子鱼贯而入,搜检严格如临大敌。苏录怀抱考篮,稳步跨过龙门,进入号舍。

试题揭晓那一刻,全场哗然。

四书题为:**“君子不器。”**

五经题则出自《春秋》:**“楚子伐随,何以书‘楚子’而不名?”**

前者出自《论语》,历来解读纷纭;后者涉及春秋笔法,极考验经义功力。

苏录闭目片刻,脑海中浮现阳明先生当年在龙场石窟中的身影??那个披发跣足、仰天长啸的老人,曾指着星空对他说:“你们以为圣贤是什么?不过是不愿做奴隶的人罢了。孔子说‘君子不器’,就是告诉世人:不要把自己活成工具!”

他睁开眼,提笔破题:

“君子之所以异于众人者,非才智超群,而在其不为外物所役。所谓‘不器’,非谓无用,实乃不用之用,大用也。”

全文围绕“人格独立”展开,批判当时士人一味迎合上官、钻营仕途之风,提出“士当以道自任,而非以官自期”。文中巧妙引用诸葛亮“淡泊明志”、范仲淹“先忧后乐”为例,最终落脚于“心学”核心??“吾心即是宇宙,宇宙即是吾心。心不受拘,则人不为器”。

至于《春秋》题,他采用萧提学所授“微言大义”之法,指出“称子不名”乃尊楚为蛮夷之首,暗示周室衰微、礼崩乐坏,进而警示当今君臣不可重蹈覆辙。全文逻辑严密,引证详实,且暗含改革之意,却不露锋芒。

三场考毕,苏录走出贡院,阳光刺目。他仰面望天,恍如隔世。

十余日后,放榜之日如期而至。

成都南门,贡院照壁前人山人海。锣鼓喧天,巡抚亲临监榜。当第一名揭晓时,全场鸦雀无声??

**解元:泸州府苏录**

刹那间,欢呼如潮水般炸开。

“三元及第有望!”

“院试首名,科试第一,今又夺魁乡试,此人必将震动京师!”

“这不是普通中举,这是天降英才!”

消息飞传四方。布政使司连夜上奏朝廷,称“蜀中有奇才苏录,文章直追韩柳,气节堪比伊周”,并附其试卷副本呈送内阁。

而在昭觉寺中,苏录接到喜讯后,并未欣喜若狂,只是默默点燃一炷香,供于佛前,然后取出一张素笺,写下八字:

**父病得安,儿不负志。**

他知道,这一场胜利,不属于他一人。

它属于王阳明三十余年寒窗的坚守,属于萧提学千里传道的执着,属于苏淡煎药的身影、苏满奔波的脚步,也属于那个在龙场山洞中彻悟“吾道得矣”的孤独灵魂。

夜深人静,他独坐庭院,仰望银河璀璨。

风吹过桂树,落花如雪。

他忽然明白,所谓圣贤之路,从来不是一条通往高位的阶梯,而是一次次在亲情与理想、现实与信念之间的抉择。

而他,已然选择了自己的道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