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状元郎 > 第三四二章 狭路相逢(第1页)

第三四二章 狭路相逢(第1页)

众人在清凉的晨风中约莫赶了一个时辰的路。

天光大亮后,暑热重临,没有一丝风。在树荫下头也不凉快,不一会就汗流浃背。

“这天怎么这么闷热?”秀才们也顾不上形象了,一个个解开了前襟,使劲摇着扇。。。

夜色再度笼罩汴京,比往日更显沉郁。乌云低垂,压得整座皇城仿佛喘不过气来。林昭送走苏婉儿后,并未立即回房,而是立于庭院中央,久久凝望那轮被云层半掩的残月。风穿廊而过,吹动他青衫猎猎,也吹乱了心头千头万绪。

十年前洛阳书院的琅琅书声犹在耳畔,那时春樱纷飞,苏婉儿坐在廊下抚琴,《高山流水》未竟,却被一阵急促马蹄声打断??那是官差上门捉拿其父的前奏。他曾想冲出去为她辩白,却被先生死死拦住:“林昭,你救不了她。”如今回想,那不只是命运的无情,更是权势对良善的碾压。

而现在,仇人之名再次浮现于朝堂之上,竟与自己步步相逼。赵元衡不过是台前傀儡,真正操纵棋局的,是那位手握枢密重权、深居简出的赵?。此人老谋深算,三朝元老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连宰相李迪都需对他礼让三分。若贸然揭发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
但林昭已无法回头。

次日清晨,他照例入翰林院理事,却见案头多了一封匿名信笺,纸色泛黄,字迹潦草:“君欲查旧案,当先问户部档案。”短短数字,却如惊雷贯耳。他猛然想起,苏家冤案发生时,河南转运司账目曾有异常支出,名义为“赈灾抚恤”,实则数额巨大,流向不明。若能查清这笔款项,或可寻得蛛丝马迹。

于是他借着核查陕西赈灾款的由头,向李迪请旨调阅天圣元年至五年间所有转运司财政记录,尤其是河南一路。李迪略一迟疑,终点头应允:“你既有心稽核弊政,便放手去做。只是切记,莫要触动太多利益。”

林昭谢过宰相,心中明白,这句话既是许可,也是警告。

接下来半月,他日夜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之中。翰林院藏档楼高四层,阴冷潮湿,虫蠹横行。许多账册因年久失修,墨迹模糊,需逐页誊抄辨认。他亲自带两名小吏轮班值守,不假手他人。终于在某夜三更,于一本尘封的《天圣三年转运司岁入总录》中发现端倪:当年十二月,河南转运司上报朝廷一笔“紧急军费”拨款,计白银八万两,用途标注为“防冬备战”。然而查阅兵部档案,并无任何调兵遣将记录;再查地方志,该年冬季亦未发生战事或民变。

更为蹊跷的是,这笔银两最终经由一名叫贾仁德的佐官签领,转交至京西榷货务下属一家名为“通济坊”的商号。而这家商号,正是赵?之婿所控产业!

林昭指尖微颤,将此条记录反复比对三次,确认无误后,悄然誊录副本,藏于贴身衣袋。他知道,这已不是单纯的贪腐问题,而是蓄意伪造公文、挪用国帑的大罪。倘若证据确凿,足以震动朝野。

但他也清楚,一旦上奏,必将掀起滔天巨浪。

果然,就在他准备具本参劾之际,宫中忽传圣谕:皇帝染疾,暂罢朝会,诸般政务皆由宰相统筹裁决。与此同时,赵?联合数位御史联名弹劾林昭,指其“擅离职守,私调机密档案,图谋不轨”,并要求将其革职查办。

消息传来,满朝哗然。

陈砚匆匆赶来报信,面色铁青:“林兄,他们要动手了!这份弹章早有预谋,连证人都已备好??据说有个老库吏作证说你深夜潜入库房,强行取阅禁卷!”

林昭冷笑:“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?我调档皆有文书批条,岂是他能随意捏造?”

“可如今圣躬不豫,李相公独木难支。”陈砚压低声音,“赵?已暗中联络禁军都虞候,若你执意抗辩,恐怕……”

话未说完,门外脚步声起。两名内侍捧着黄绸诏书而来,宣读道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新任修撰林昭,涉嫌违制查阅机密文书,即日起停职待勘,交御史台审理。钦此。”

林昭跪接圣旨,神色平静,只问道:“敢问二位公公,陛下龙体究竟如何?”

其中一位年长内侍微微摇头,目光闪烁,似有难言之隐。

待内侍离去,林昭闭门静坐良久,取出那枚皇帝亲授的鎏金小匣。这是他最后的依仗??密旨直通禁中之权。按规制,唯有宰执重臣或边关急报方可不经通进司直达御前。但他既蒙特许,便可破例。

当夜,他换上便服,携匣潜行至宣德门侧的小角门。守卫乃昔日同窗之弟,见是他来,犹豫片刻,终放行入内。

延和殿灯火未熄。

仁宗斜倚榻上,面色苍白,额缠素巾,显然病势沉重。见林昭突至,眼中闪过一丝惊异,随即挥手屏退左右。

“你怎么来了?”皇帝声音虚弱,却仍带着威严。

林昭双膝跪地,呈上誊录的账册副本与调查始末,哽声道:“微臣非为自保而来,实为社稷安危计。赵?贪墨巨款,伪造军费,嫁祸忠良,十年布局,根深蒂固。今其侄赵元衡屡试不第,却妄图以权谋位;其本人更结党营私,操控言路,甚至干预圣躬用药……”

“什么?”仁宗猛地坐起,呼吸急促。

林昭咬牙道:“微臣查得,近月太医院所进汤药之中,有一味‘附子’用量远超医典常制。此药性烈,久服伤神耗气,极易诱发心悸眩晕。而开具方剂者,正是赵?之甥,太医丞柳崇义!”

仁宗怔住,良久方喃喃道:“难怪朕近日神思昏沉,夜不能寐……原来如此。”

殿内烛火摇曳,映照出帝王脸上从未有过的悲愤。

“你说苏家冤案也是他所为?”

“正是。”林昭叩首,“当年河南转运使任上,赵?私吞修河银两,反诬苏父盗用公款。苏氏一家因此流徙岭南,父死母亡,仅余婉儿一人苟活归来。而今她冒死返京,只为昭雪沉冤。”

仁宗闭目长叹:“朕早知赵?跋扈,却未料其狠毒至此。此人历仕三朝,自诩清廉,竟敢欺君罔上,残害百姓,毒害天子……实乃国贼!”

他猛然睁开双眼,厉声道:“传朕口谕:即刻召李迪、王随等重臣入宫议事!封锁宫门,不得泄露半分!另命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率亲军五百,包围赵府,拘押赵?及其党羽,任何人不得出入!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