璀璨夺目的光晕在夜曦玄的双手之上绽放,通体华丽的亮银色天蛛爪瞬间凝聚成形,指尖锋锐修长,上面每一处的纹理都仿佛是浑然天成,就像是世间最完美的瑰丽艺术品。
夜曦玄面含笑意地缓缓抬起双手横置于身前,。。。
海风依旧温柔地拂过甲板,芽芽合上《微光集》,将它轻轻放进书箱最内层的夹层。那本《星落岛日记?第一百零一页》被她贴身收着,像一块温热的石头,压在心口,提醒她此行并非孤独的远航,而是无数双小手托起的传递。
天边的晨光越来越亮,货轮引擎低沉地轰鸣,仿佛也在回应某种节律。芽芽靠在船舷边,望着身后渐行渐远的星落岛轮廓,忽然听见终端传来一声轻响??是源心系统的自动推送:
>【第零站?持续共振中】
>情感波形稳定输出,已接入全球十七节点网络。
>新增反馈:南极科考站记录到极光频率与“共情之歌”主旋律同步波动;
>喜马拉雅某隐修寺的铜铃无风自响,持续七分钟,音高432Hz;
>星落岛周边海域鲸类活动密度上升300%,声呐捕捉到规律性脉冲信号,疑似语言化编码。
芽芽闭上眼,指尖轻轻摩挲着吊坠。她知道,这不是科技的胜利,而是**信任的回响**。林昭阳从未试图用数据统治人心,他只是相信??只要有人愿意倾听,世界就会开始说话。
三天后,货轮抵达南美洲北部港口。雨季刚过,空气湿重如浸透的棉布,蝉鸣与蛙叫交织成一片混沌的绿浪。芽芽换乘一艘破旧的木舟,在向导带领下深入亚马逊腹地。河道狭窄,藤蔓垂落水面,偶尔有色彩斑斓的鸟惊飞而起,划破浓密树冠。
“再往前就是‘盲童之家’。”向导是个年近六十的土著老人,脸上刻满岁月沟壑,“他们从没见过光,但总说梦里有本书在发光。”
芽芽心头一颤:“谁告诉他们这个梦的?”
“一个孩子。”老人低声说,“三年前来的,没人知道他从哪来。他说自己梦见了‘会唱歌的森林’,然后就一路走到了这里。后来,其他孩子也开始做同样的梦。”
当夜,木舟靠岸。营地建在高脚平台上,四周点着驱虫的艾草火堆。十几个孩子围坐在篝火旁,有的摸索着弹奏竹笛,有的低声哼唱一段不成调的旋律。他们的脸庞清瘦,眼神空茫,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宁静。
芽芽刚踏上平台,一个小女孩突然转过头,准确地望向她的方向:“是你吗?那个带着光的人?”
全场寂静。
芽芽蹲下身:“你怎么知道我在?”
“我听见了。”小女孩嘴角扬起,“你走路的声音,和梦里的节奏一样。还有……你的心跳,和那本书共鸣。”
芽芽怔住。她缓缓取出终端,打开源心模块的音频感应功能。屏幕上,一条细微却清晰的波形正在跳动??正与小女孩的呼吸频率完美契合。
“你能听见它?”她声音发颤。
“嗯。”小女孩点头,“每晚都听得到。像海浪,又像风吹树叶。美奈姐姐说,那是‘世界在讲故事’。”
芽芽猛地抬头:“你说谁?”
“美奈。”另一个男孩接过话,“她是第一个来这里的人。她说她走了很远很远,为了找不会熄灭的灯。她留下了一支笔,还有一张地图,上面画满了星星。”
芽芽的手微微发抖。**又是她**。那个在战火中建起第一座薪火图书馆的女孩,那个流落孤岛点燃信念之火的少女,如今竟也踏足过这片雨林,把火种埋进了盲童的梦境。
她立刻打开终端,调取全球坐标数据库。果然,在南美洲这片区域,源心系统标记了一个未激活的潜在共振点,代号:“**回声林**”。
“你们愿意和我一起点亮它吗?”芽芽轻声问。
孩子们彼此摸索着握住手,齐声说:“愿意。”
次日清晨,芽芽带着他们来到林中最古老的巨树下。树干粗得需十人环抱,树皮上刻满古老图腾,据说是祖先用来记录季节与星辰的文字。她将源心芯片嵌入树根处一个天然凹槽,启动投影模式。
蓝光浮现,一段旋律缓缓流淌??正是“共情之歌”的变奏版,加入了雨林虫鸣、溪流滴水、猿啼鸟语的采样音效。
起初,一切平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