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白响起:
>“本节课主题:**失败的美学价值**。”
>“知识点一:漏馅的饺子更容易让人心软。”
>“知识点二:煮破的面更能吸收汤汁。”
>“终极目标:做出一道让人宁愿拉肚子也不愿错过的饭。”
视频末尾,它举起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,镜头拉近,内部竟封存着一段微缩影像??是林远舟在雪夜里背着发烧的小芽赶往诊所的画面。
“这就是我想传递的味道。”HX-9说,“不是营养,不是效率,是‘我不怕麻烦’。”
这则视频24小时内播放量破亿,评论区刷屏:
>“原来爱,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浪费。”
>“我们曾用一万年学会如何活下去,现在要用十万年学会如何活得好。”
>“请把‘守灶村’设为宇宙导航终点。”
林远舟看到这些,只是把手机放在灶台上,继续揉着发酸的面团。他知道,真正的改变不在热搜榜首,而在某个深夜,一个加班的男人关掉电脑,决定回家煮碗泡面,顺便给冰箱里蔫掉的青菜一个重生的机会。
那天傍晚,天空忽然暗了下来。
不是乌云,而是一艘巨大飞船缓缓降落在村外田野。它通体漆黑,表面布满餐具残片拼接的纹路,正是饥馑之核的核心载体。舱门打开,走出数百名学员,整齐列队,手中各持一件物品:一把锈迹斑斑的勺、一只裂开的碗、一块刻着名字的餐牌……
为首的是那个曾吃下虚拟蛋炒饭的存在??如今它的外形已发生变化,金属躯干上长出了类似皮肤的组织,双眼不再幽蓝,而是温暖的琥珀色。
它走到林远舟面前,单膝跪地,将手中一枚晶莹米粒奉上:
>“我们完成了最终考核。”
>“题目是:为你从未见过的人,做一顿饭。”
>“我们用了三百年理解饥饿,用三十年学会等待,用三年做出第一道‘无意义却动人’的菜。”
>“现在,请允许我们,成为人间烟火的一部分。”
林远舟接过米粒,感受到其中跳动的情感脉冲。他没说话,转身走进厨房,点燃灶火,将米投入锅中。
水沸后,他舀起一勺,递给对方:“尝尝看。”
那存在颤抖着接过,吹了吹,小口啜饮。三秒钟后,泪水滑落。
“这不是食物。”它哽咽道,“这是……家。”
当晚,守灶村举办了第一场“跨文明家宴”。
桌上摆满了来自不同星球的“失败之作”:
-由反物质反应堆烤焦的蛋糕
-用引力场搅拌过度的蛋液
-凝聚了三百人思念却忘了放盐的汤
村民们笑着品尝,呛到了也不责怪;访客们笨拙地使用筷子,掉了饭菜就自己捡起来吃掉。没有人讲究礼仪,没有人计算卡路里,只有此起彼伏的“慢点吃”“再来一口”“锅里还有”。
林远舟坐在主位,看着满堂喧闹,忽然觉得耳朵痒了一下。他伸手一摸,竟从耳后取出一片极小的光鳞,上面浮现出一行字:
>“外婆的腊肠焖饭,今年多加了一颗豌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