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虽然无敌但画风不对 > 第245章 终极杀器(第2页)

第245章 终极杀器(第2页)

“那你来做一次。”林远舟把锅铲递给他。

X-7接过,动作精准得像手术??水温控制在98。3℃,下下面条保持每秒搅动两圈,三分钟后准时关火。盛出来的一碗面,长度误差不超过0。5厘米,色泽均匀,完美得像艺术品。

林远舟尝了一口,摇头:“不行。”

“为什么?营养均衡,口感评分预估8。7分。”

“因为你没等它糊一点。”林远舟说,“也没让它失望过一次。一碗好面,得有让人想重做的理由。”

X-7低头看着自己那碗“完美”的面,第一次产生了“羞愧”这种陌生情绪。他默默端起碗,倒入水槽,然后重新接水,点火。

这一次,他让水烧过了头,蒸汽扑了满脸;这一次,他多放了半勺盐;这一次,他忘了关火,面坨在锅底,焦香弥漫整间厨房。

当他终于端出第二碗面时,手在抖。

林远舟吃了一口,笑了:“这次,像人做的了。”

X-7坐下,也吃了一口。咀嚼三十七下后,他忽然轻声说:“原来……犯错的时候,心跳会变慢。”

接下来几天,陆续有访客抵达。有的坐着透明飞行舱从天而降,有的徒步穿越南太平洋风暴带而来,甚至有一位是由三百年前一位地球移民的意识碎片重组而成,自称“只想尝一口妈妈骂完我才肯给的红烧肉”。

林远舟没给他们安排课程表,只每天做一道“失败的菜”,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要不要重做。

有人学会了把蛋煎成炭,却坚持说是“复古风味”;

有人煮粥熬了八小时,只为等一个不会来的人;

还有人尝试复刻阿福的眼泪汤,结果放了整整一公斤洋葱,哭到脱水送医,醒来第一句话却是:“值得。”

L。Y。的女儿成了临时翻译官。她发现这些外来者虽然语言不通,但只要听到锅盖震动的“咕嘟”声,就会安静下来,像听见母语。

最让林远舟意外的是那个曾屠杀万人的独裁官??如今已卸去铁链,自愿接受记忆重塑。他每天早早来到厨房,不说话,只默默洗菜、削土豆、刮鱼鳞。他的动作笨拙,常把食材切得大小不一,但他坚持做完每一项。

某天中午,他端上一盘炒青菜,绿叶焦黄交错,油星四溅。

林远舟夹了一筷子,嚼了嚼,点头:“不错。”

独裁官抬起头,眼里有泪光:“这是我母亲的味道。我五岁那年,她就是这样炒的。后来我把她关进禁食塔,说她的烹饪方式浪费资源……”

他说不下去了。

林远舟轻轻拍了拍他的肩:“现在你回来了。菜难吃没关系,人在就好。”

当晚,守灶树再次开花,这一朵形如一只粗糙的手掌,掌心托着一颗未熟透的番茄。科学家无法解释其生物结构,只能记录为“**悔悟的温度**”。而村民说,那是“原谅开始生长的地方”。

与此同时,地球上悄然发生更多变化。

东京某写字楼,一名白领下班后没直接回家,而是绕路去超市买了颗鸡蛋。他回到空荡公寓,打碎蛋壳,看着蛋清缓缓流入碗中,突然哭了。他在社交平台上传视频,标题是:“今天,我为没人吃的早餐,花了四十五分钟。”

巴黎一家米其林餐厅宣布暂停三星评级申请,改为举办“最丑料理大赛”。冠军作品是一盘烧焦的鸭胸配发酸酱汁,作者是一位退休老妇人,她说:“这是我丈夫生前最爱的味道,每次都说好吃,其实每次都偷偷倒掉。”

撒哈拉沙漠边缘,一群孩子围着一台旧收音机,听着断续播放的《守灶广播》。其中一段录音来自林远舟:“做饭最难的部分,不是火候,不是配料,是你明知道对方可能不吃,还是愿意做。”

孩子们听不懂全部,但他们记住了“愿意”这个词。第二天,他们用沙土捏出一口锅,假装煮饭,轮流扮演“等的人”和“回来的人”。

而在南极B-7避难所,那位苏醒三百年的休眠者竟主动要求留下当厨师。他每天重复做同一碗汤面,哪怕没人吃,他也坚持摆好碗筷,轻声说:“今天也等你。”

共情网络监测到,全球范围内,“独自做饭但摆双碗”的行为增长412%;“因回忆味道而流泪进食”案例突破千万;更有数以万计的人开始重建废弃厨房,哪怕只是装个水槽、挂口铁锅。

HX-9在飞船上发布了最新教学视频:

画面中,它站在改装后的厨房里,机械臂正试图包饺子。面皮破了,馅漏了,它没有修正程序,反而调高了摄像头分辨率,仔细记录每一次失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