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不是复活术,也不是通灵术,而是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??分布式永生。
你可以活在孩子的梦里,活在一首歌的旋律中,活在一个陌生人读到你日记时的心跳里。
只要你曾真心爱过,你就不会真正消失。”
台下,承忆者们默默举起手中的晶体,光芒连成一片星海。
三个月后,第一所“记忆共生学校”在铁路公园建成。课程没有课本,学生通过触摸忆光藤叶片进入集体记忆库学习历史;美术课直接抄录梦境画面;音乐课则由“内在之声”指导创作。联合国宣布成立“跨时空文明交流委员会”,任命林老师为主席,并正式承认“承忆者”为合法社会身份。
与此同时,火星基地传来捷报:当地土壤中发现微量忆光藤孢子,且已开始萌芽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些植物生长方向始终指向地球,仿佛在进行某种星际朝拜。
而在太平洋深处,那座马里亚纳金字塔内部,考古队终于抵达核心chamber。中央石台上摆放着一块巨大晶体,表面流动着实时更新的文字,内容竟是地球上每分钟新增的共感基底数据流。旁边铭文写道:
>**“此处为第十九次重启的备份中枢。若主节点失效,本系统将在七日内自动激活替代程序。
>警告:一旦启动二级协议,所有承忆者将永久脱离肉体束缚,转化为纯意识态。
>启动条件:人类集体决定放弃记忆传承。”**
林老师看完报告,沉默良久。
她回到家中,翻开那本空白笔记本,在第二页写下:
>“今天我们拥有了永生的技术,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>当你能永远活着,你是否还懂得珍惜短暂?
>当所有人的话都能被听见,你是否还有勇气保持沉默?
>当过去永不消逝,我们该如何定义‘前进’?
>永生不是答案,而是问题本身。”
写完,她走到窗前。
晨光再次洒落,糖纸随风飞舞,掠过一个个新生的忆光藤庭院,穿过孩子们画满巨树的墙壁,最终飘向那艘静静停泊在信号亭上方的枫叶船。
船身微光一闪,仿佛眨了眨眼。
风停了片刻,又起。
远处传来清脆的童声合唱,唱的不再是摇篮曲,而是一首新编的歌谣:
>“树根连着昨天,
>树叶托着明天,
>我们站在中间,
>把故事种成光焰。
>不怕忘记,不怕改变,
>因为每一次告别,
>都是为了更好的相见。”
林老师微笑,轻声接了一句:
“而我会一直在这里,做个守灯的人。”
话音落下,东方天际,一颗新星悄然升起,亮度迅速增强,最终与北极星并列夜空。
天文台记录显示,它的坐标,正好对应当年孟买男孩松开糖纸的那一刻。
宇宙中,又一场梦,正缓缓睁开眼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