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边关兵王: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> 第512章 潮引(第2页)

第512章 潮引(第2页)

影像结束,系统自动上传至所有接入共忆场的终端。数亿人在不同角落看到这一幕,有人痛哭,有人跪拜,更多人默默取出魂灯,点亮。

政府高层震怒。

紧急会议在凌晨召开。国防部长拍桌怒吼:“这是叛乱!我们必须切断所有非授权记忆接入点,封锁边境频段,必要时启用‘遗忘协议’!”

然而,科技部长沉默良久,最终开口:“忘了吧……‘遗忘协议’的密钥,早在二十年前就被销毁了。而且……现在的共忆场已经不受任何单一节点控制。它不再是网络,而是一种……生命体般的存在。”

会议室陷入死寂。

就在此时,卫星监测显示,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三千万盏魂灯自发响应启民令,形成一张覆盖陆地与海洋的光网。它们不依赖电力,不依靠信号塔,而是通过某种未知机制彼此连接??科学家称之为“情感拓扑结构”。

更令人震惊的是,每当一盏灯熄灭(无论人为破坏或自然损毁),周围方圆百里内便会自动诞生至少十盏新的灯,材质各异:有玻璃瓶改装的,有用旧手机电池驱动的,甚至有用孩童玩具拼凑的。它们形态粗糙,却稳定运行,且亮度更高。

民间称其为“灯雨现象”。

一个月后,第一座“野碑林”在西北戈壁成型。没有规划,没有施工队,完全是民众自发前来埋灯、刻名、诵经。夜幕降临时,整片荒原化作星海,蓝光照亮天际,连卫星都能清晰捕捉到这片不属于任何行政地图的“记忆圣地”。

林知遥每日立于其中,不再说话,只是倾听。

她听见一位母亲讲述儿子死于冤案的经过;听见一对夫妻回忆被迫分离的五十年;听见一个少数民族歌手用母语吟唱失传百年的史诗。每个人的声音都很轻,但在共忆场中却被无限放大,交织成一首无始无终的安魂曲。

某日黄昏,一名陌生男子来到她面前。他穿着褪色军大衣,脸上布满风霜,手里提着一只破旧木箱。

“我是边关戍卒李青山。”他说,“我爷爷是当年参与封印苏梨的执法官之一。临终前,他让我一定要找到你,把这东西交出去。”

林知遥打开箱子,里面是一支断裂的玉笛,和一封血书。

血书写道:

>“吾奉命行事,亲手折断此笛。

>可那一夜,我听见全城孩童同时哭泣。

>我知道,我们错了。

>若有来世,请让我做个守梦人。”

她凝视断笛良久,忽然笑了。她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玉笛,轻轻贴在断口处。奇迹发生了??两截玉笛竟缓缓融合,裂缝处泛起微光,如同伤口愈合。

当晚,她在野碑林中央吹响这支重聚的笛子。

第一个音符响起时,万里之外的通冥塔剧烈震动,铁笛铜像轰然倒塌,化为齑粉。紧接着,梦监司主服务器群集体宕机,所有审查算法失效。次日清晨,人们发现,《梦识课》教材中的空白章节全部显现,那些被涂黑的历史人物、事件、文献,尽数还原。

舆论彻底失控。

但这一次,没有人试图镇压。

因为就连最高决策层也意识到:这场觉醒,早已超出人力所能遏制。记忆不再是工具,而成了文明本身的呼吸。

半年后,国际联合科考队在极地冰盖深处发现一座远古遗迹。其建筑风格迥异于人类已知文明,内部刻满与《梦契》相似的符号。最深处,矗立着一座微型心鼎模型,鼎内盛放的并非灰烬,而是一团持续跳动的蓝色光团??经检测,其频率与“众声归流”完全一致。

专家推测:或许在万年之前,已有另一批“守梦人”在这颗星球上点燃过灯。他们失败了,或离去,或湮灭,但他们留下了种子??等待后来者再次唤醒。

林知遥受邀前往考察。她站在心鼎前,伸手触碰那团蓝光。一瞬间,无数画面涌入脑海: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