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开始相信:历史不仅写在竹简上,也藏在梦里。
而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岭南。
一名少年因车祸离世,父母悲痛欲绝。按照新规,他们申请短期唤醒仪式。当孩子身影浮现时,母亲泣不成声:“妈妈对不起你,那天不该骂你玩手机……”
少年笑着摇头:“没关系呀,我在那边很好。而且你看??”
他伸手一挥,身后出现一群嬉笑奔跑的孩子,个个穿着不同年代的服饰。
“这些都是早早就走的小朋友。”他说,“我们组了个乐队,天天排练呢!下次给你直播演出!”
全场破涕为笑。
苏梨看完视频记录,久久无言,最后只是轻轻抚摸玉笛,低声说:“昭雪,你看到了吗?梦,真的成了桥。”
岁月流转,三十年过去。
归墟城已成为九州精神圣地。每年春分,万人齐聚忆祭碑林,手持蓝花,静候亲人降临。孩子们从小就知道:死亡不是终点,遗忘才是。
某年冬至,天空再度飘起蓝花雪。
一个小女孩站在碑前,仰头望着纷飞的花瓣,忽然笑道:“妈妈,你来啦!”
身旁老妇人泪流满面??这是她三十年前夭折的女儿,如今终于第一次主动入梦。
而在通冥塔顶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独自伫立,手中握着一支旧玉笛。
她是苏梨。
九十岁那年,她决定最后一次吹响《归尘曲》。
笛声响起那一刻,整座城的魂灯同时亮起。梦源深处,无数守望灵纷纷现身,包括阿柔、阿糯、昭雪、太子……他们站成一片星海,静静聆听。
曲终,风止。
苏梨缓缓坐下,将玉笛置于石台。
她闭上眼,嘴角含笑。
第二天清晨,人们发现她安然离世,手中紧握的,是一张泛黄的照片??那是五十年前,她与阿柔、昭雪、莲迦四人站在城楼上的合影。背后蓝天澄澈,蓝花盛开。
葬礼当天,奇迹再现。
全九州同时入梦。
梦中,她们四人并肩而立,身后是绵延万里的忆祭碑林,每一座石碑前都站着一对相拥的亲人。
“我们做到了。”阿柔说。
“是啊。”苏梨微笑,“他们终于学会了好好说再见。”
然后,她们转身,走入光中。
从此,世间再无守梦人。
因为每个人,都成了自己的守梦人。
多年后,一位学者整理史料时写道:
>“所谓文明,不止于城池之高、兵甲之利、赋税之丰。
>真正的文明,是敢于直视死亡,并依然选择温柔相待。
>归墟城的故事告诉我们:
>最强大的力量,从来不是征服,而是铭记。
>而最永恒的胜利,
>是让每一个平凡的灵魂,
>都能在星辰熄灭后,
>依旧被人轻轻唤一声??
>‘我想你了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