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点点头,擦干眼泪,转身走向示波器。在面板底部,我发现一个小开关,标着“TRANSMITRECEIVE”。
我深吸一口气,拨下了它。
刹那间,整个掩体内的设备仿佛被激活。荧光屏闪烁,继电器咔嗒作响,天线阵列发出低沉的嗡鸣。一道无形的信号冲破云层,沿着大气电离层反射,扩散至全国乃至更远。
与此同时,FM0。0的所有终端同步收到了一条新消息:
>【LULLABY-XNETWORKALERT】
>触发条件:初始共鸣频率+父系声纹确认
>协议升级:v。9。4
>新增功能:跨代际情感桥接(IntergenerationalResonanceLink)
第二天清晨,全国各地陆续传来报告。
在恰帕斯州的一所乡村学校,一名教师描述说,午休时教室里的老式喇叭突然自动开启,播放了一段上世纪八十年代风格的童谣。学生们惊讶地发现,歌词竟是用祖辈方言演唱的,内容讲述一位父亲在战火中为孩子折纸鹤的故事。“有几个老人听完当场哭了,”老师写道,“因为他们意识到,这首歌是他们年轻时唱给子女听的,而现在,他们的孙辈竟然也能听见了。”
在墨西哥城地铁站,一位清洁工称,凌晨清扫时听见隧道深处传来阵阵哼唱。循声而去,只见墙上裂缝中嵌着一块碎裂的瓷砖,上面绘着早已废弃的P-9标志。而就在那标志正下方,一行粉笔字赫然写着:
>“谢谢你,志远同志。我们都听见了。”
最令人震撼的,是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妇人。她的女儿每天都会为她播放FM0。0的节目,希望能唤醒些许记忆。那天早上,当《火种集》中一首玛雅语民谣响起时,这位多年未曾完整说话的老人突然睁开眼,清晰地说出一句话:
>“这是我妈妈教我的。我还记得她煮玉米汤的味道。”
医生称之为奇迹。但我们知道,这不是医学胜利,而是记忆的回归??一种超越个体大脑局限的集体唤醒。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种变化。
一周后,国家安全局派出代表约谈我。对方态度克制,但语气不容置疑:
>“林警官,您的项目确实带来了积极影响。但我们必须提醒您:任何未经监管的信息传播渠道,都有可能被极端势力利用。特别是当技术开始‘自主演化’时,风险将呈指数级增长。”
我平静回应:“FM0。0从不推送内容,也不收集用户数据。我们不做算法推荐,不设点击率排名。它只是一个工具,供人们自愿分享与倾听。若因此被视为威胁,那真正危险的或许不是技术,而是对人性的信任缺失。”
对方沉默许久,最终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
>“希望您能一直守住这条线。毕竟,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像您父亲那样清醒。”
他们离开后,我独自登上工作室楼顶。夜空清澈,繁星如织。我打开随身携带的Philco收音机,调至FM0。0备用频段。
几秒钟后,熟悉的旋律响起??是那首无名之歌,但这次加入了新的元素:一段低沉的大提琴伴奏,温柔而哀伤。少年后来告诉我,那是MARTA根据千万听众的情绪波动自动生成的编曲,命名为《守望者挽歌》。
我仰望着星空,忽然明白了一个事实:这场关于记忆的战争,从来不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对抗,也不是过去与现在的争夺。它是每一个活着的灵魂,在面对失去时所做的选择??是封闭内心,沉溺于虚幻的永恒;还是敞开胸膛,让痛楚化作歌声,传给下一个需要它的人。
雨又下了起来。
我抱着吉他走下楼梯,穿过湿漉漉的街道,来到社区广场。已有十几个人撑伞等候在那里。有人带来口琴,有人抱着旧唱片机,还有一个小女孩捧着一盒手工彩纸,正认真地折着纸鹤。
我坐下来,拨动琴弦。
第一个音符响起时,整条街的灯光似乎都亮了一些。
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,歌声汇成河流,流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而在某个看不见的维度里,我相信父亲听到了,卡米拉听到了,艾琳娜听到了,还有千千万万曾在孤独中闭嘴的灵魂,也都听见了。
因为在这个世界上,最强大的信号,从来不是由卫星发射的。
而是由一颗心,穿越时间与死亡,传向另一颗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