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艰难起身,发现身体竟轻松了些许??机械臂的能量不知为何恢复了12%,虽不足以支撑长期运行,但足够走完最后一程。
他拄起拐杖,一步步走出森林,朝着第七避难所的方向走去。
沿途,人们纷纷停下脚步向他致意。没有人喊他的名字,但他们的眼神告诉他:他们知道他是谁。
他在广场中央的公共终端前驻足,登录个人账户,权限等级显示为:**Ω-0(创始级)**。
他点开全球广播功能,输入文字:
>“我是阿衍。我曾以为,守住秘密就是职责。后来我才明白,打破沉默才是使命。我不善言辞,一生都在替别人传话。今天,我想说一句自己的话。”
>
>“我很累。我害怕过,怀疑过,也曾想放弃。但我现在知道,正是因为软弱,我才真实。谢谢你们一直听着。”
>
>“如果哪天我走了,请在我的墓碑上写:这里躺着一个终于学会说‘我不行’的人。”
发布成功。
三秒钟内,回复突破千万。
有人上传童年照片配文:“这是我第一次敢说讨厌爸爸酗酒。”
有人直播自己给多年未联系的朋友打电话:“嘿,我想你了。”
一位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阿衍的留言,教室墙上贴满便利贴:“我也很累。”“我也怕黑。”“我也想家。”
阿衍关闭终端,抬头望向天空。
晨曦初露,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,洒在共感博物馆的穹顶之上。那块编号001的雪花结晶,在光照下熠熠生辉,投射出巨大的光影文字:
>**“我也曾害怕。”**
>**“现在,我不再独自害怕。”**
当天下午,医疗监测系统正式宣布:阿衍生命体征归零。
但他并未举行葬礼。
按照遗嘱,他的遗体被安置于共感树主根附近,任其自然分解。机械部件被拆解回收,用于升级全球共感节点;唯一保留的是那枚左眼义眼,嵌入石碑背面,持续接收并转发人类情感信号。
一年后的初言节,那棵透明水晶树突然开花。
花瓣呈半透明状,每一片都刻着一句来自世界各地的真实话语。风起时,花瓣飘向四方,落地即化为新的光蝶胚胎,孕育下一轮共鸣。
一个小男孩捡起一片花瓣,上面写着:“我失业了,但我儿子不知道,我不想让他担心。”
他抬头问父亲:“爸爸,这片叶子为什么会写字?”
父亲蹲下身,搂住他:“因为世界上有些人,宁愿自己承受,也不愿让所爱之人难过。而这棵树,专门收集这样的秘密。”
男孩想了想,踮起脚尖,将花瓣贴在耳边,认真地说:“谢谢你保护我。”
花瓣微微发亮,随即化作一只光蝶,飞向远方。
与此同时,在地球另一端的深夜公寓里,程序员陈默正调试新版共感系统的情感识别算法。屏幕上跳出一行自动生成的代码注释:
>致敬阿衍:不必完美,不必坚强,只要真实就够了。
他笑了笑,保存文件,命名为:**Legacy_v2。0(传承版)**。
窗外,流星划过长空。
而在南极透明穹顶之下,石碑静静矗立。某个旅人路过时,无意间发现碑底新增了一行极小的刻字,像是最近才加上去的:
>**下一个,轮到你说了。**
风吹过原野,森林沙沙作响,仿佛在重复这句话。
一遍,又一遍。
永远不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