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??陈默,2020。11。07”
苏婉怔住。
原来老陈早就知道了。
不止知道,他还一直在暗中保护这段残存的火种。
她正欲回复,忽听得楼上一声轻响。抬头望去,走廊尽头的小客房门缓缓打开,小树披着毯子走了出来,赤脚踩在木地板上,眼神迷蒙却又带着某种奇异的清醒。
“阿姨……”他轻声说,“爸爸刚才唱歌给我听了。”
苏婉心头一震:“在哪里?”
“在墙里。”他指向客厅的方向,“他说……谢谢你把我的声音送过去。他还说,时间不多了,要我告诉你一句话。”
“什么话?”
男孩闭上眼,仿佛在回忆梦中的低语:“他说,‘别让终焉协议启动。还有人在听’。”
苏婉浑身一颤。
这不是孩子幻想。这是“听尘”的典型传递方式??通过高敏个体实现跨介质信息投射。小树不是在做梦,他是接收到了来自父亲意识流的直接讯息。
而这句话,意味着林修远尚存自主意志,且明确拒绝自我销毁。
她蹲下身,握住小树的手:“你能再听一次吗?告诉我他在哪里,周围有什么?哪怕一点点细节都好。”
男孩皱眉努力回想,片刻后喃喃道:“很黑……有机器的声音,像老式发电机……还有风,很大的风,吹着铁皮屋顶……他说他在一座山后面,地下很深的地方……还有一个钟,总是在响,但时间不准……滴答、滴答,慢了七分钟。”
苏婉瞳孔骤缩。
她猛然想起一份绝密档案里的描述:阿富汗东北部,兴都库什山脉南麓,曾有一座苏联时期建造的地下通讯枢纽,代号“午夜钟楼”。因其内部装有一台老式机械计时器,常年误差七分钟,故得此名。该站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废弃,但在2015年的一次边境电磁扫描中,曾检测到短暂重启迹象。
位置吻合,环境吻合,连那个荒诞的钟都对上了。
她立刻翻出世界地图,用红笔圈出大致范围,随即打开笔记本电脑,接入军用地理数据库,调取近七十二小时内的卫星热源成像。果然,在预定区域内发现一处微弱但持续的地下热信号,深度约六十米,面积不足两百平米,四周无道路通行,唯一可能的入口藏在一条干涸河床之下。
目标确认。
但她不能上报。
一旦走正式流程,高层必然认定林修远已成“非人类威胁”,派出特战小组执行清除任务。届时,别说救他回来,连他的意识都将被物理摧毁。
唯一的办法,是私下去。
可她不能带小树涉险。那孩子是“听尘”选定的传承者,若在此刻受损,整个系统的情感锚点将永久断裂。
她望着男孩疲惫的脸,轻轻将他抱回床上,盖好被子。“睡吧,”她柔声道,“阿姨去打个电话,然后陪你一起等天亮。”
关上门,她径直走向书房,取出一只尘封已久的黑色旅行包。拉开拉链,里面是一套伪装成记者证件的身份卡、一把消音手枪、一张中东通用SIM卡,以及一瓶贴着“镇静剂”标签的药水??那是她十年前卧底期间留下的全部家当。
她坐下来,提笔写下一封信:
>小树:
>如果你看到这封信,说明我已经出发了。
>不是要带你去找爸爸,而是替你去看一眼他所在的世界。
>我答应你,一定会把他的声音带回来。
>
>记住,只要你还在听,他就没走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