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。”卡尔森摇头,“直接清除已不可能。但我们还有另一种方式??制造‘共感断点’。”
众人屏息。
“找一个孩子。”他说,“一个拥有最强共感能力的孩子。让他体验极致的孤独。只要他在最关键时刻崩溃,整个网络就会产生裂痕。就像一根琴弦,绷得太紧,只需轻轻一拨,便会断裂。”
计划悄然推进。
他们锁定了那个曾在联合国门前献花的小女孩。
她成了全球共感象征,也是最脆弱的节点??因为她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与情感投射。若她崩塌,便是信仰崩塌。
行动代号:“孤岛”。
监视、跟踪、心理诱导……一步步逼近。
可他们不知道的是,早在第一次会议时,小女孩就已察觉。
那一晚,她独自坐在屋顶,望着月亮,轻声说:“我知道你们在看我。”
风拂过耳畔,带来一句回应:
>“别怕,我在。”
不是来自外界,而是从她自己的心底升起。
她笑了,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梨子??来自心镜墙遗址最后一棵树的果实。她咬了一口,闭上眼。
瞬间,意识穿越千山万水,抵达每一个正在注视她的人心中。
她看见卡尔森年轻时的模样:一个抱着病重妹妹哭泣的少年,因无力救治而发誓“绝不再被情感束缚”;她看见那些追随者背后的故事:失去孩子的父亲、被背叛的妻子、被社会抛弃的孤儿……他们不是恶魔,只是伤得太深,于是选择用冷漠筑墙。
她睁开眼,泪水滑落。
第二天清晨,她主动走进那座废弃教堂。
门开时,卡尔森惊愕起身。
“你怎么敢来?”他厉声质问。
小女孩平静地看着他:“因为你们也需要被听见。”
她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瓶子,里面盛着七色光点,轻轻放在桌上。
“这是共感源点送给你们的礼物。”她说,“不是控制,不是洗脑,而是一次机会??重新感受的??。”
卡尔森冷笑:“你以为我们会相信这种童话?”
“不信也没关系。”她转身欲走,“但我告诉你一件事:昨晚,你梦到你妹妹了,对吗?她穿着红裙子,站在阳光下对你笑,说‘哥哥,我不怪你’。”
老人浑身剧震,脸色瞬间惨白。
没人知道他做过这个梦。连他自己都以为早已遗忘。
小女孩回头,留下最后一句话:
“真正的力量,不是切断情感,而是即使受伤,stillchoosetofeel。”
数日后,教堂原址改建为第一座“创伤共鸣中心”,专为那些因过度压抑情感而导致心理畸变的人提供疗愈。卡尔森成为首位志愿者,也是第一位成功完成“情感再连接”疗程的前心智守卫。
消息传开,全球震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