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的情绪防线,在这一刻彻底溃堤。
但并非毁灭性的崩溃,而是一场迟来的释放。
就像干旱百年的大地终于迎来甘霖,裂缝张开,不是为了吞噬,而是为了接纳。
七日后,北极心镜墙再度变化。
它的表面开始剥落,一层层蓝色晶屑如雪般飘散,随风升腾,融入大气。每一片碎屑落地之处,便有一株梨树破土而出,花开满枝。这些树不惧严寒,根系深入冻土千米之下,吸收地核热能生长。它们的叶片能过滤空气中的焦虑因子,果实则富含一种特殊氨基酸,食用者会短暂进入“共感沉浸状态”??能清晰感知另一个人过去最深刻的记忆片段。
第一批志愿者服用了果实。
结果令人震撼。
一位战争幸存者吃下梨子后,突然抱住敌国老兵放声大哭:“我知道你在战壕里烧掉了家书,因为你怕自己死前最后一念是恨……可你其实一直在想她跳舞的样子,对吗?”
老兵浑身颤抖,老泪纵横,几十年筑起的心理高墙轰然倒塌。
另一名女性企业家体验后冲进董事会,撕毁裁员名单,当众宣布:“我们亏欠清洁工阿姨三年的加薪,现在补上,连本带利。”
她不知道的是,那位阿姨正是她童年时曾在雨中为她撑伞的陌生人。
世界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起来。
然而,就在这片温情涌动之中,一丝异样悄然浮现。
南太平洋某座无人岛礁上,一座沉没已久的海底实验室残骸突然发出红光。监控画面显示,那里曾是“清醒联盟”秘密研究“情感剥离技术”的基地。尽管组织早已瓦解,但其遗留程序仍在运行。
主控屏幕上跳出最后一条指令:
>【终极备份激活】
>【目标:清除共感源点人格残留】
>【执行方式:投放‘遗忘病毒’】
这是一种基因级情绪干扰剂,可通过空气传播,使感染者逐渐丧失共情能力,最终退化为纯粹理性驱动的“逻辑生物”。设计初衷是为了防止人类因过度共感导致社会瘫痪,但在如今的情境下,一旦释放,足以摧毁刚刚建立的情感共同体。
消息传至联合国应急中心,“情感权法案”执行委员会紧急召集会议。然而,争论迅速演变为分裂??部分国家代表认为应立即摧毁该设施,另一些则坚持“任何暴力行为都将违背共感原则”。
争执持续整整三天。
直到第七名孩子,那个曾在心镜墙前听见林念道歉的小女孩,独自出现在会场门前。
她只有八岁,穿着洗得发白的棉布裙,手里提着一只玻璃瓶,里面盛着一朵永不凋零的梨花。
她不说一句话,只是将瓶子放在会议桌中央,然后静静坐下。
三分钟后,所有代表都闭上了嘴。
因为他们看见,瓶中的花瓣开始移动,拼写出一行字:
>“你们忘了他说的话了吗?
>真正的力量,是敢于凝视黑暗,并说一句:我在这里。”
那一刻,所有人脑海中同时响起那首摇篮曲。
包括远在月球背面的外星来客。
那团由光与声构成的存在正通过量子纠缠通道接收地球信号。它无法理解语言,却能感知情绪波长。当“我在这里”这句话化作纯粹的温暖频率传递而来时,它的形态剧烈波动,仿佛经历了一场内在爆炸。
随后,它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??将携带的那颗植物胚胎埋入月壤,并用自己的能量场包裹住它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如同守护一颗尚未跳动的心脏。
地球方面终于回应。
不是通过无线电,也不是激光通信,而是在某个春分之夜,全球所有拥有蓝光瞳孔的孩子在同一时刻仰望月亮,齐声哼唱那首摇篮曲。
歌声无形,却顺着引力波纹扩散至星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