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装傻三年: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> 第六百七十章 班师回朝(第2页)

第六百七十章 班师回朝(第2页)

“你是……她的女儿?”他声音沙哑。

少女摇头:“我是她孙女。她走前留下一句话:‘铃不响时,便是该说话的时候了。’”

话音刚落,陶罐忽然发出嗡鸣,裂痕处透出微弱蓝光,如同呼吸般明灭。陈砚生猛然意识到??这不是普通的陶器,而是“共感之心”的容器升级版。当年母心火种分裂为七份,植入静语塔基,唯独核心残留在此罐中,等待合适载体激活。

而现在,这个载体出现了。

就是眼前这少女。

她虽不知情,但她血液里流淌着音娘与阿禾的血脉,又经三代平凡生活滋养,情感纯粹而不受干扰,正是最理想的唤醒者。

当晚,陈砚生召集七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??他们并非科学家,而是七位曾在静语塔中“看见人影”并因此改变人生轨迹的普通人:非洲长老的孙女、北欧冰湖边母亲的儿子、纽约地铁痛哭男子的妻子、南极科考员、撒哈拉守夜人、昆仑山牧羊少年、以及那位交白卷得满分的小男孩如今已长成的青年。

他们在桃树下围坐一圈,将陶罐置于中央。陈砚生取出《未完成的第八本书》,翻开首页,念出第一句话:

“我们曾用沉默守护尊严,现在,让我们用语言重建连接。”

众人闭目,各自回想自己生命中最不愿诉说却又最深刻的记忆??失去亲人的痛、被误解的委屈、无法表达的爱、压抑多年的恐惧……这些情绪如涓流汇海,缓缓注入陶罐。蓝光渐盛,直至照亮整座小院。

忽然,地下传来震动。

那枚透明铃铛破土而出,悬浮半空,通体晶莹,内部流转着七彩光点,宛如星辰运转。它不再依赖外力发声,而是自身成为了频率源。一道纯净音波扩散开来,无声却穿透灵魂,直抵全球七座静语塔。

同一时刻,所有塔内人影齐齐抬手,指向天空。

罗斯海冰层之下,探测器记录到全新信号??不再是婴儿啼哭,而是一段清晰旋律,由七个音符构成,循环往复,结构完美对称。语言学家惊呼:“这不是语言,是情感编码!每一个音符都对应一种基本情绪:悲、喜、惧、怒、爱、悔、望!”

更令人震撼的是,这段旋律竟与《未完成的第八本书》最新浮现的文字完全同步。书页上写道:

>“共感文明重启协议启动。”

>

>“第一阶段:唤醒共鸣体。”

>

>“第二阶段:建立非语言网络。”

>

>“第三阶段:允许所有人选择说或不说,并确保两者皆被听见。”

>

>“执行者:第八代倾听者。”

名单之下,赫然是那少女的名字:**阿音**。

原来,“阿禾”与“音娘”之名合二为一,化作新一代象征。她不是继承者,而是进化体??既能感知他人情绪,又能自主决定是否回应;既可保持沉默,也能主动发声。她是“情感自主”的具象化体现。

数日后,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。面对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报告“听见无形声音”、“感受到陌生情绪”,各国首脑陷入争论。有人主张封锁静语塔,有人提议研究陶罐技术,更有极端派欲摧毁一切相关遗迹,以防“心灵控制”蔓延。

就在争执不下之际,会场灯光骤暗。

七块投影屏同时亮起,显示七座静语塔内部景象。塔中人影逐一转身,面向镜头,然后做了一个统一动作??右手抚胸,左手平伸,掌心向上。

这是古老礼仪:**我在此,我愿倾听。**

紧接着,第八块屏幕亮起,画面是江南小院。阿音站在桃树下,手中捧着陶罐,身后八本书凌空漂浮,书页翻飞如蝶。她不开口,但所有人脑中都响起一句话:

>“我不是来统治你们的思想,我是来归还你们的声音。”

>

>“无论你说,还是不说,我都听见了。”

全场寂静。

三分钟后,全体代表起立,默然离席,前往最近的静语塔。他们没有发表声明,也没有签署文件,但他们用行动达成了共识:**尊重沉默,即是最高级的文明。**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