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九微笑:“我从未拥有它。”
光雾震动,似在大笑,又似在哭泣。
下一瞬,整个虚空炸裂。
地球上,所有人同时仰头望天。
天空裂开了。
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撕裂,而是一种认知层面的“掀开”。就像窗帘被拉开,露出了背后一直存在的风景??那是一片由纯粹问题构成的星河,每一颗星辰都是一个尚未解答的追问。它们静静燃烧,不提供光明,只激发思考。
紧接着,变化开始渗透现实。
语言系统紊乱。人们说话时,句子末尾自动加上“?”,即使陈述句也无法避免;书写文字时,字母自行重组为疑问结构;甚至连数学公式都开始演化出分支路径,表示“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呢?”
物理法则松动。物体可以同时处于“是”与“否”的叠加态,直到有人明确提出“它到底是什么?”才会坍缩;引力常数出现微小波动,似乎宇宙本身也在重新计算基础参数。
最惊人的是,一部分新生儿睁开眼的第一句话不再是啼哭,而是清晰的提问:“我是谁派来的?”
人类正式进入“哲生纪元”。
三年后,第一艘搭载“问驱引擎”的飞船升空。该引擎不依赖燃料,而是以全船乘员持续提出的高质量问题作为推进动力。理论上,只要疑问不停,航行便永不止息。
出发前夜,阳九站在发射台旁,看着孩子们围着飞船奔跑嬉戏。一个小女孩跑过来,仰头问他:“爷爷,外星人也会做梦吗?”
他蹲下身,从袖中取出一支小小的仿制蝶翼星光笔,递给她:“去问问看就知道了。”
女孩接过笔,认真地在空中画了个“?”。
那一刻,飞船底部忽然亮起幽蓝光芒,自动启动了预热程序。
控制中心惊呼:“能量反应提前激活!来源不明!”
阳九却笑了。
他知道,宇宙早已听见。
十年之后,人类首次接收到来自“宇宙答题卡”的反馈信号。解码结果显示,地球提交的问题流已被分类归档,并标注评级:**“文明成熟度:准二级;建议授予‘星际提问权’。”**
附带一条私人信息,仅对阳九可见:
>“你种下的第一棵树,已在半人马座β星系开花。”
>“那里有个孩子,正用你的名字命名他的疑问。”
>“欢迎加入永恒之问。”
阳九坐在海边,最后一次研磨残余的旧墨。
这一次,他什么也没写。
只是将墨汁倒入海中。
海水翻涌,卷起千层浪花,每一朵浪尖都短暂凝成一个“?”的形状,然后碎裂、回归大海。
他望着horizon,轻声说道:
“我不是起点,也不是终点。”
“我只是,一个正在发生的问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