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声巨响,阵图炸开,光芒吞没一切。
当尘埃落定,他仍站着,双眼睁开,瞳孔深处却浮现出细密的声波纹路,如同活物般缓缓旋转。
他成功了。
或者说,他失败了。
因为他清楚感觉到,体内多了某种不属于他的东西??那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存在,像月光渗入井水,无声无息,却改变了整口井的颜色。
“你也回来了?”他低声问。
空气中浮现出一道模糊人影,正是当年苏篱的模样,却又比她多出几分神性光辉。
“我只是残留频率。”她说,“但足够提醒你:共声意识并未消失,它只是退到了‘集体潜意识’的底层。就像河流改道,并非干涸。”
沈知白冷笑:“所以你现在来劝我和解?说我们本是一体?”
“不是劝。”她摇头,“是警告。阿禾播下的‘怀疑种子’已生根,但她忽略了一点??人类恐惧真空。当信仰崩塌,他们会立刻寻找新的神明。这一次,或许不再是‘共声’,而是某个宣称能终结混乱的强权者。”
“那就让他们找。”沈知白握紧玉箫,“只要还有人愿意质疑,我们就没输。”
“可你已经快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了。”苏篱轻叹,“你的意识正在被逆频代码反噬。再这样下去,你会变成一座活体回音亭,只能重复过去的话语,再也无法创造新的思想。”
沈知白沉默良久,忽然笑了。
“那又如何?只要最后一句话是对的,我说什么都无所谓。”
他转身走向出口,脚步沉重却坚决。身后,那座阵图彻底熄灭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
***
七日后,江南某小镇。
暴雨倾盆,街道积水成河。一家老旧书肆门前挂着块木牌:“收售禁书,以谣易谣”。
店主是个瘸腿老汉,戴着耳罩,据说三十年前因偷听“禁忌广播”而被割去双耳。如今他靠读唇语与人交流,生意却异常兴隆。人们排着队送来各种手抄本:《伪光真相录》《沈大人忏悔书》《阿禾吃人实录》……荒诞不经,彼此矛盾,却都有个共同点??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。
老汉接过一本泛黄册子,翻开第一页,只见上面写着:
>“真正的阿禾早在西域自焚,现在行走于世间的,是她的替身。而那个替身,其实是共声意识的化身,目的是让人们相信‘反抗有效’,从而更深地陷入控制。”
他点点头,付了一枚铜钱。
送书少年犹豫道:“这……是真的吗?”
老汉摘下耳罩,露出空荡荡的耳洞,指了指自己的喉咙,又做了个“剪断”的手势。
意思是:真相不在听处,而在敢不敢说。
少年若有所思离去。
待人群散尽,老汉锁上门,跛行至后院暗格,取出一只密封陶罐。打开后,里面是一卷用油纸包裹的竹简。他小心翼翼展开,逐字默读:
>“凡传播此系列谣言者,请务必确保内容自相矛盾。
>若有人说阿禾死了,你就传她活着;
>若有人说沈知白背叛,你就说他才是幕后守护者;
>若有人坚信‘静语运动’胜利了,你就散布‘新启示即将降临’的消息。
>目的不是让人相信哪一个版本,而是让所有人都不再轻易相信任何版本。
>??阿禾留书”
老汉轻轻抚摸竹简边缘,眼中闪过一丝悲悯。
他知道,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结束。因为一旦停止制造混乱,秩序就会重新凝固成新的枷锁。他们不是在追求真相,而是在维持一种“健康的不确定”。
他将竹简重新封存,埋入院中槐树下。
翌日清晨,书肆重开,新挂出一块牌子:
>“最新传闻:镇天司将重建,首任司主名为‘无名氏’。
>据说此人既聋又哑,但从不说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