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[综武侠]穿成过儿他姐之度步天下 > 433乱下(第2页)

433乱下(第2页)

罗烬合上册子,转身看他,目光扫过他手臂上的银纹、胸前的紫叶草印记,最后落在他眼中??那里面不再有犹豫,只有决绝的清明。

“忘川阵已破,可人心易忘。”罗烬道,“你打算怎么办?”

“忆庭。”程知说出计划,“第一座,就建在这山脚下。招募志士,不分出身,不论贵贱,只要肯为真相执笔,便可入门。所有记录,将以特殊墨水书写,遇水不化,遇火不焚,埋于地下三层密室,外设机关阵法,唯有守夜人血脉可启。”

罗烬缓缓起身,走向碑林深处。片刻后,他抱出一箱竹简,尽数倾倒在石案上。

“这些都是这些年收集的冤案卷宗。”他说,“原本打算等你回来再交。现在看来,不必等了。”

程知翻阅简牍,一页页看去,心跳渐重。有些案件他曾听闻,有些则完全陌生。但每一份背后,都是活生生的人命与破碎的家庭。

“我们得加快。”他低声道,“归真会虽灭,但他们的思想还在。朝廷里仍有‘删史官’,地方上有‘顺民教’,他们用温和的方式继续抹除记忆??美化暴政,丑化反抗,把苦难说成必然。”

罗烬冷笑:“历史从来不是过去的事,而是现在的人想让它成为的样子。”

“所以我们要抢在他们之前,把真相种进下一代心里。”程知抬头,“我想办一所新的学堂,不教科举文章,不讲忠君之道,只教三件事:识字、辨谎、记名。”

“听起来像叛逆之源。”罗烬眯眼。

“那就让它成为燎原的星火。”程知微笑,“你说过,她选我,是因为我会为陌生人流泪。那我就让这眼泪,变成浇灌正义的雨。”

翌年春,忆庭正式开堂。第一日便有百余人前来陈情??有老兵控诉军功被冒领,有寡妇状告县令强占田产,有书生揭露乡试舞弊。程知亲自执笔,逐字记录,每写完一案,便将副本焚于杨度牌位前,灰烬随风而起,如同灵魂归位。

三个月后,长安街头出现第一批“忆童”??十岁左右的孩子,背着小木箱,手持铜铃,走街串巷收集民间故事。他们不识大字,却能背诵百条冤案始末,逢人便问:“你知道李芸吗?她抱着孩子被射杀在菜市口。”“你听过杨度吗?她写下《罪诏实录》,却被沉海而亡。”

起初人们避之不及,称其为“疯童”。可渐渐地,有人开始回应:“我娘提过这事……”“我爷爷说过那段日子吃观音土……”记忆的闸门,就这样被稚嫩的声音撬开一丝缝隙。

与此同时,程知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在变化。他不再需要睡眠,双眼能在黑暗中视物,耳力敏锐到能听见地底蚁行。每当有人提及被遗忘的历史,他心口的紫叶草便会发热,指引方向。一次,他在市集听见商贩嘲笑“什么杨度,瞎编的吧”,当即昏厥倒地,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废弃庙中,墙上赫然浮现数百个名字,全是此前从未见过的受害者名录。

“这是她的馈赠。”罗烬后来解释,“你已成为活的记忆库。世间每一段被刻意掩埋的往事,都会自动流向你。你不是在寻找真相,而是真相在寻找你。”

冬至那日,忆庭迎来最大一场风波。一名自称“净言使”的官员率兵包围庭院,宣称其所藏文书“蛊惑民心,动摇国本”,下令全部焚毁。

程知立于门前,未持兵器,仅背桐琴,胸前紫叶草印记熠熠生辉。

“你们烧得了纸,烧不了心。”他说,“今日你们毁掉一千份卷宗,明日就会有一万个声音说起这些事。因为痛苦不会消失,只会转移。而转移的过程,就是觉醒的开始。”

官员冷笑挥令,士兵上前欲夺档案。就在此时,整座终南山突然响起琴声??不是来自程知,而是来自四面八方。数百孩童齐奏《送魂调》,音浪汇聚,直冲云霄。紧接着,山间岩壁竟自行裂开,露出层层暗格,每个格中都存放着忆庭文书的副本!

原来早在数月前,程知便命人将所有记录拓印加密,分藏于山体机关之中,唯有琴声共鸣方可开启。

官兵惊骇退走。消息传开,天下震动。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忆庭,甚至有former归真会成员前来忏悔,供述当年参与篡改史料的细节。

十年光阴流转。

忆庭已在十七省设立分部,被称为“民间史阁”。每年清明,全国孩童齐诵《守夜人铭》:“吾辈不盲,故敢见;吾心未冷,故敢言;吾身尚存,故敢记。”

程知始终未娶,亦无子嗣。但他收养了三十六名孤儿,皆命名为“承”字辈??承光、承音、承名、承痛……每人皆习琴、识律、通史,从小聆听那些不该被遗忘的故事。

某夜,他独坐崖台,望着星空,忽觉体内气息浮动。紫叶草印记剧烈闪烁,随后竟从胸口剥离,化作一枚晶莹的叶片,悬浮空中,缓缓旋转。

罗烬走来,看着那片紫叶,轻叹:“她要走了。”

“谁?”程知问。

“杨度。”罗烬仰望星辰,“她的存在依赖记忆,如今你已将她的意志化为制度,她便完成了最后的使命。她不需要再显形,因为她已活在千万人的心中。”

程知伸出手,接住飘落的紫叶。叶片触肤即融,化作一股暖流,注入四肢百骸。他闭目,听见最后一句话,如风般掠过耳际:

“谢谢你,替我活到了今天。”

次日清晨,人们发现程知坐在石案前,手中握笔,面前宣纸空白如初。他双目微闭,唇角含笑,气息全无,却面色红润,宛如安眠。

罗烬抚其脉,良久,摇头:“不是死了。是进入了‘长忆之眠’??传说中守夜人的最终归宿。肉体不腐,灵魂游走于记忆之河,随时可在他人梦中显现,提醒、引导、唤醒。”

他命人将程知移入忆庭最深处的地宫,置于玉石棺中,四周刻满名字,头顶悬铃,与海中白塔遥相呼应。

百年之后,江湖仍有传闻:每逢月圆之夜,若有孩童在睡前默念“我想知道真相”,便会梦见一位白衣男子,手持断尺,轻拨琴弦,低声讲述一段被遗忘的历史。

而在南海白塔之下,渔民们说,海底时常升起一道光影,形如女子独立船头,面向大陆,久久不动。

风吹紫叶,花落成信。

人间,仍未忘记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