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割鹿记 > 第一千一十六章 情梦起风波(第2页)

第一千一十六章 情梦起风波(第2页)

但就在此时,马里亚纳海沟传来异象。

探测器拍到,那块被小女孩种下的“声岩”已长成一棵参天巨树,树干通体漆黑,枝叶却是透明的,内部流淌着彩色光流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树根深入地壳三百公里,竟与地球磁场产生了共振效应。每隔十二小时,整棵树会剧烈震动一次,释放出一道覆盖全球的低频声波,持续时间为恰好八分十七秒??与人类平均冥想进入深度意识的时间完全吻合。

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,直到一位聋哑植物学家冒险潜入海底,在靠近树干时,用手触摸树皮,竟通过骨骼传导“听”到了亿万个人声的叠加:有婴儿的第一声啼哭、恋人分别时的耳语、战士临终前的遗言、科学家发现真理时的惊叹……这些声音并非杂乱无章,而是按照某种数学规律排列,构成一首跨越时空的安魂曲。

他录下这段振动频率,上传至网络。

短短四十八小时内,全球有两千三百万人在聆听这段“无声之音”后进入自发冥想状态。医院报告显示,抑郁症患者自杀率下降63%,战争冲突区的士兵出现集体违抗命令现象,多地爆发非暴力抗议,口号只有一个:“让我们听见彼此。”

灰袍青年依旧在言墟。

他已经连续静坐四十九日,骨笛插在他面前的土地中,周围形成了一个直径百米的圆形区域,地面浮现出复杂的符号阵列,与云南古井旁石碑上的文字同源,却又更加古老。每当夜幕降临,阵法便会亮起,将整座言墟笼罩在淡金色的光晕之下,那些游荡的灵魂开始有序移动,逐一走向广场中央的熔炉??那是由历代未寄出的情书焚烧而成的装置,每一团火焰熄灭,便有一缕轻烟升腾,化作新生命降生时的第一声呼吸。

守碑人最后一次来找他。

“你知道为什么《归音》会被焚毁吗?”老人问。

灰袍青年摇头。

“因为它不是用来读的。”守碑人说,“它是用来吃的。最早的祭司们把书页磨成粉,混进水中,让族人饮用。他们相信,只有让文字进入血液,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痛苦。后来,统治者害怕这种力量,便下令烧书,只留下残篇,供少数人研究,实则误导。”

灰袍青年怔住。

他忽然想起自己幼年时,曾在一座废庙中捡到一页焦黄纸片,上面写着:“听,比说更难。”他当时不懂,便放入口中咀嚼,咽了下去。那一夜,他梦见了母亲临终前的画面??她其实没有喊他的名字,而是望着天花板,轻声说:“希望他以后能遇到一个愿意听他说废话的人。”

原来,那页纸,就是《归音》的碎片。

他站起身,走向言墟最高处的钟楼。那口从未敲响过的钟,此刻正微微震颤。他取出怀中的旧书,翻开最后一页,咬破手指,以血为墨,添上最后一句:

>“若无人愿听,我说你听;若你亦不能说,我替你说;若我们都已失声,那就让大地开口。”

他将书投入钟内。

钟声骤起。

不是一次,而是千次万次的叠加,仿佛过去所有未能响起的声音都在这一刻奔涌而出。声浪席卷天地,穿破云层,直抵电离层。卫星观测到,地球磁场瞬间扭曲,北极光剧烈闪烁,形成一幅巨大人脸轮廓,眉目依稀可辨??竟是小女孩的模样。

同一时刻,全球所有渡音使同时睁眼。

他们额头的纹路全部亮起,连成一张覆盖星球的神经网络。而在火星基地,那些由耳蜗花演化而来的螺旋植物突然齐齐转向地球方向,根部释放出强烈的脑波信号,内容被破译为三个字:

>“我们醒。”

灰袍青年从钟楼跃下,落入云海。

他的身影消失在雾中,却并未离去。此后数月,世界各地陆续有人报告,在最孤独的时刻,耳边会响起一段极轻的呼吸声,接着是一句低语,语气熟悉得如同前世记忆:

>“我在听。”

有人说那是幻觉。

也有人说,那是新文明的胎动。

而在南太平洋某座无名环礁上,渔民打捞起一块漂流的木牌,上面刻着一行字,墨迹未干:

>“割鹿记,始于倾听,终于共生。”

风又起了。

吹过山峦,拂过城市,掠过战场,抚过摇篮。

它带走的不再是沉默,

而是等待被说出的,

下一个名字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