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大明第一国舅 > 第690章 社稷之臣(第2页)

第690章 社稷之臣(第2页)

屋内再次陷入沉默。

夜风穿堂而过,吹动烛火摇曳,映得人脸忽明忽暗。

终于,马寻开口:“我可以答应,但有条件。”

“你说。”朱雄英精神一振。

“第一,此事必须由圣旨正式任命,不得私下授意,以免日后被人攻击程序不公;第二,调查期间,所有涉案人员暂不抓捕,只收集证据,待证据确凿后再统一行动;第三??”他盯着朱标,“太子必须公开表态支持,不能模棱两可,更不能事后推诿。”

朱标深吸一口气,缓缓点头:“我答应。”

朱雄英露出欣慰笑容:“好!明日我就去面见父皇,请他下旨。”

事情议定,众人陆续散去。唯有马寻独自留在原地,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,久久未动。

李贞佑悄悄走近,低声问:“舅爷,您真打算接这个烫手山芋?”

马寻笑了笑:“你不觉得奇怪吗?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冒出一艘沉船?而且刚好被我们的人发现?”

李贞佑一怔:“您的意思是……有人故意泄露?”

“极有可能。”马寻眯起眼睛,“要么是内部有人想借机搅浑水,要么就是某些势力想引我们出手,然后反咬一口。这背后,恐怕比表面看到的复杂得多。”

“那您还接?”

“正因为危险,才更要接。”马寻转身,神情坚定,“若连我们都退缩了,这大明还有什么希望?况且??”他轻声一笑,“我可是静娴的舅舅,将来她嫁人,我也得给她留下个清平世界,是不是?”

李贞佑鼻子一酸,差点落下泪来。

与此同时,皇宫深处,乾清宫灯火通明。

朱元璋披衣而坐,手中握着一份密奏,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身边站着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蒋?。

“你说,那艘船上的铜钱,数量相当于今年南直隶三个月的税银?”

“回陛下,属实。”蒋?低头道,“而且属下查过,那批丝绸原应送往朝鲜作为赏赐,如今却出现在走私船上。显然,有人内外勾结,伪造文书,将国货私卖牟利。”

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案:“混账!朕几十年辛苦整顿吏治,竟还有人敢如此猖狂!”

“更严重的是……”蒋?迟疑了一下,“属下怀疑,此事牵涉到几位尚书门下的亲信幕僚,甚至……可能有皇子府的人参与。”

“哪个皇子?”朱元璋声音低沉,却带着刺骨寒意。

“目前尚无确证,但线索指向秦王与晋王府。”

朱元璋闭上眼,良久未语。

他知道,这一刀若砍下去,伤的不只是几个贪官,还有他的儿子们。可若不下刀,伤的就是整个江山。

他睁开眼,一字一顿道:“告诉马寻,朕准了。让他放手去查,出了事,朕担着。”

蒋?领命而去。

一夜风雨欲来。

次日清晨,一道圣旨自宫中传出:着光禄大夫、左柱国、国舅马寻总理天下赋税稽查事务,设“钦查院”,便宜行事,百官不得阻挠。

消息传开,朝野震动。

六部堂官面面相觑,有人暗中冷笑,有人惶恐不安。

而在燕王府,朱棣抱着朱高炽站在廊下,望着宫方向,喃喃道:“舅舅这次,怕是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了。”

徐妙云站在他身旁,轻轻握住他的手:“可若不清除蠹虫,这江山迟早要垮。”

朱棣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决然:“只盼这一刀,能剜干净些。”

数日后,钦查院挂牌成立,首件事便是封锁户部档案,调阅近三年全国税赋流转记录。同时,马寻秘密派遣亲信前往浙江、福建、广东沿海诸府,彻查海运与市舶司账目。

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,悄然拉开序幕。

而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,在京城西郊一座不起眼的宅院里,一名身穿青袍的中年男子正伏案疾书,写完后将纸条卷成细筒,放入竹鸽腹中,轻轻放飞。

那只竹鸽扑棱着翅膀,飞向南方茫茫天际。

风波,正在路上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