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我从不揽权。”贾环道,“七贤阁共议,国会决策,法官独立审判。我不过是个推动者,而非主宰者。真正的权力,正在一点点交还给制度本身。”
贾元春凝视着他,忽然落泪:“小时候,你说长大要写一本让天下人都能读懂的书。我以为你只是贪玩。没想到……你真的在写一部改变天下的书。”
她握住他的手:“保重自己。宫中风雨将至,我能护你一时,护不了长久。”
贾环深深一拜:“多谢姑母。”
回到府中,他立即召集幕僚,宣布一项新举措:**《宪章进程公开日志》**??每日将七贤阁议事摘要、法案进展、反对意见及处理结果刊印成册,免费发放至各州县书院、驿站、茶楼。
“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,这不是一场密室政治,而是一场阳光下的变革。”
同时,他亲自撰写一篇《致天下读书人书》,通过快马驿传递往全国各地:
>“诸君:
>我非圣贤,亦无雄才。只是一个不愿再看百姓受苦的普通人。
>若你觉得这世道不公,请不要沉默。
>若你相信法律应高于权力,请站出来。
>宪法不是我一个人写的,它属于每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。
>你可以骂我,可以恨我,但请你参与进来??因为只有你的声音,才能让它真正活着。
>此身可陨,此志不改。
>贾环白。”
文书传开,四方响应。
三个月后,首届国会地方推举正式启动。尽管仍有阻挠,但在选务司严查与民情台曝光下,百余起贿选案被揭露,数十名官员落马,三大商会首领遭软禁调查。
与此同时,第一批“公田”分配完毕,三万流民获地安居;十所官办医馆开诊,首月接诊逾五万人次;百所新式学堂招生,首次允许女子入学。
民心渐聚。
某日黄昏,贾环独自登上城墙,眺望京城万家灯火。林婉儿悄然走近,递上一杯热茶。
“公子,辽东送来消息,兰将军病逝。临终前留下遗言:‘吾一生忠于朝廷,更忠于国家。愿死后魂魄守护新法,不负贾公所托。’”
贾环久久无言,最终面向北方,深深三拜。
风起云涌,天地为之变色。
他知道,这场变革还远未结束。前方仍有无数暗箭、政变、战争甚至刺杀等待着他。但他不再恐惧。
因为他已看见??在那些曾经麻木的眼中,燃起了光;在那些曾经跪着的脊梁上,挺起了胸膛。
那一夜,他在日记中写道:
>“历史从不由一人书写,但总需要有人先执笔。
>我愿做那个执笔之人,哪怕笔尖染血,也要写下第一个字。
>自由,从来不是恩赐,而是争来的权利。
>而这场斗争,才刚刚开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