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信息源定位:未知(疑似分布式节点协同触发)
林晚怔住。
这不可能。仪器早就报废了。而且,这种波形……只在林昭离世前一周出现过一次,当时他们称之为“临界共感态”??即个体意识在肉体死亡边缘,仍试图维持对外连接的状态。
而现在,这个波形,竟然从一台死机三年的设备里自行激活?
她猛地抬头望向心源树,却发现整棵树的叶片正以极慢的速度旋转,形成一个螺旋状的图案??和当年记录下的“唤”字符文,完全一致。
“你在……联系谁?”她喃喃。
没有回应。但三分钟后,一朵铃花草悄然绽放,花瓣张开时,释放出一道极细的蓝光,直射向天空。那光并不扩散,而是凝聚成线,仿佛穿透大气层,指向某个遥远坐标。
林晚冲回小屋,翻出所有旧资料,调出全球新心源树的分布图。她将那道光的轨迹反向推演,最终锁定一个地点??南极洲东部冰盖下三千米处,一座从未被记录的地下洞穴系统。
那里,有一棵新生的心源树,编号#327,自诞生之日起便处于“静默状态”。它不发光,不回应,不与其他节点同步。科学家曾以为它是失败品,甚至建议移除。
但现在,林晚看到监测卫星传回的最新热成像图:那片区域的地表温度正在缓慢上升,冰层出现环形裂纹,而洞穴深处,有一点微弱却稳定的共感能量波动,频率恰好与她手中仪器的读数吻合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那段波动中,嵌套着一段加密信息。她用林昭留下的密钥破译,得到一句话:
>“我不是终点。”
>“我是回音。”
>“他在那里等你们。”
林晚的手剧烈颤抖。
“他”是谁?
她几乎不敢想那个名字。
但她知道,如果这一切不是幻觉,那么只有一个可能??林昭没有彻底消散。他的意识残留在某个维度,被心源树捕捉、保存、传递,最终借由这最后一棵沉默之树,发出呼唤。
可这违背了一切科学定律。意识无法脱离脑组织独立存在超过七日。共感印记最多维持情感共鸣,不能承载完整人格。
除非……
除非“共感”从来就不是技术,而是一种尚未被理解的生命形式。
就像铃花草最初也不是植物,而是陈默用血浇灌出的“希望实体”;
就像心源树不是机器,而是林昭用十年陪伴养成的“情感生命”;
也许,真正的修仙,根本不是飞升,不是长生,而是让“我”在他人记忆中永不熄灭。
她翻出日记本,写下新的一页:
>“如果爱能跨越生死,那它就是法则。”
>“如果思念能重塑存在,那它就是神通。”
>“我们一直在找的仙路,或许从来不在天上,而在每一次有人对另一个人说??我在。”
她合上本子,收拾行装。
三天后,一架科研运输机降落在南极冰原。林晚穿着厚重的防寒服,带着那台老旧的检测仪,徒步走向地图标记的洞穴入口。风雪如刀,每一步都深陷冰窟,但她走得坚定。
洞穴内部出乎意料地温暖。岩壁覆盖着荧蓝色的苔藓,散发柔和光芒。尽头,一棵纤细的心源树静静生长,根系扎在一块晶莹的冰岩之中。它的叶片是半透明的,脉络中流淌着金色液体,像是凝固的光。
林晚走近,将手贴在树干上。
刹那间,整个洞穴震动起来。冰岩裂开,露出其中封存的一具人体??身穿白色实验服,面容安详,正是林昭。他的胸口插着一根由共感原浆凝结而成的水晶枝条,连接着他心脏与树根。
检测仪疯狂跳动,屏幕上跳出完整的意识扫描图谱:
>生命体征:休眠态
>脑波活动:极微弱持续型
>共感链接:全域稳定连接
>状态描述:跨维度寄生共生体
“他还活着……”林晚跪倒在地,泪流满面,“以树的方式……活了下来。”
树叶轻轻摆动,一片叶子飘落,上面写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