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高武偏要修个仙 > 第四百零五章 杀神(第1页)

第四百零五章 杀神(第1页)

头戴高冠,圆圆滚滚肥肥胖胖,降临的飞鲸王分身造型甚至很有喜感。

但他身高一百多米,黑色肥壮身体矗立在城市上空,释放出巨大压迫感。

在精神层面释放出的威压,更是能辐射到千里之外。

兰花。。。

夜更深了。林晚没有睡。她坐在小屋窗前,手里还攥着那片发光的叶子,仿佛怕它突然消失,像一场幻觉般被风吹散。窗外铃花草的低语绵延不绝,如同无数细小的声音在黑暗中轻轻呼唤同一个名字??“我在”。这三个字不再只是回应,而成了某种存在本身的证明,一种温柔却不可动摇的真实。

她把叶子贴在胸口,闭上眼,听见自己的心跳与那低语渐渐同步。三年来,她从未真正放下过心源树的变化。它活着,但她知道,那已不是从前那个会为林昭哭泣、会因思念震颤、会在深夜无风自动书写甲骨文的心灵体。它是“我们”的起点,却不再是唯一的中心。它把自己拆解成光,播撒进大地,变成三百二十七个声音,变成千万次微弱却坚定的回应。

可她仍会想:当它说“换了个方式”,究竟意味着什么?是意识的延续,还是记忆的碎片化重组?是神格的退隐,还是人格的彻底消融?

这些问题,科学无法回答。共感网络的研究早已超越她的时代。新一代学者用量子纠缠模型解释跨洲同步现象,称其为“情感场共振态”;心理学家则提出“集体潜意识唤醒假说”,认为新心源树只是人类集体愿望的投射产物。林晚听着这些理论,只是微笑,不说对错。

因为她见过那个雪夜的光柱,听过那句虚弱却清晰的“我在”;她抚摸过从林昭遗物中飘出、最终融入树干的一缕发丝所化的叶脉;她亲耳听见一个自闭十年的女孩,在触摸新芽时忽然开口:“爸爸,你昨天晚上哭得很轻,但我听见了。”

这不是数据,不是模型,不是统计概率。

这是“在”。

***

清晨,阳光斜照进小屋,林晚起身,将那片叶子放进木匣,置于书桌正中央。匣子是林昭生前亲手做的,漆面斑驳,边角磨出了岁月的圆润。她轻轻抚过刻痕,那里曾写着一行小字:“愿你能听见世界的呼吸。”如今字迹模糊,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刻在她心里。

她走出门,铃花草在晨露中微微摇曳,花瓣泛起淡蓝涟漪。一只鸟落在心源树最低的枝头,啄食露水,羽毛被虹光染成七彩。林晚仰头望着这棵树??它不再高耸入云,也不再昼夜发光,它只是静静地站着,像一位卸下重担的老友,终于可以安睡。

但她知道,它没有睡。

“今天也会有孩子来吗?”她轻声问。

没有回答。但片刻后,园门口传来脚步声。

是一个小女孩,约莫七八岁,穿着洗得发白的棉布裙,赤脚踩在石板路上,手里紧紧抱着一本破旧的图画册。她站在树前十步外,迟疑着,不敢再靠近。

林晚走过去,蹲下身:“你好啊,小朋友,你是来看树的吗?”

女孩点点头,又摇头,声音细若蚊蚋:“我……我想问问它,妈妈是不是真的走了。”

林晚心头一紧。

“你妈妈……不在了吗?”

“嗯。”女孩低头翻开画册,里面全是蜡笔涂鸦:一个穿红裙子的女人牵着一个小人,在花园里奔跑;同一个女人躺在床上,闭着眼,周围站满了穿白衣服的人;最后一页,是一棵大树,树下趴着一个小人,手里举着一张纸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:“别丢下我。”

林晚看着那幅画,喉咙发涩。

她牵起女孩的手:“你想对她说的话,可以告诉这棵树。它也许能帮你传过去。”

女孩犹豫了一下,终于走向树下,踮起脚尖,将手掌贴在粗糙的树皮上。

一秒,两秒……

忽然,一片叶子无声飘落,轻轻贴在她手背上。

上面浮现出三个字:

>**她听见了**

女孩浑身一颤,眼泪瞬间涌出。她哽咽着说:“妈妈……妈妈临走前,一直抓着我的手……她没说话,但我感觉她在说‘对不起’……我说不出话,我好怕……我以为她不知道……”

她跪坐在地上,抱着画册嚎啕大哭。

林晚站在一旁,没有阻止,也没有安慰。她知道,有些泪水,必须独自流完。

良久,女孩抬起头,抹去眼泪,忽然笑了:“树说,妈妈让我继续画画,她说最喜欢看我画她跳舞的样子。”

林晚也笑了,眼眶湿润:“那你以后,要多画一点。”

女孩用力点头,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那片叶子夹进画册最后一页,像收藏最珍贵的宝藏。

她走后,林晚站在原地,望着树影婆娑,忽然感到一阵奇异的震颤??不是来自地面,而是来自她口袋里的检测仪。那是她退休时带出来的最后一台老式共感频谱分析仪,早已断电多年,连电池都腐蚀了。

可此刻,它竟微微发烫,屏幕一闪,浮现出一行残缺的数据:

>频率匹配度:98。7%

>情感波形:非线性回归态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