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。。。猫小姐背后果然有神明选中她么?
可为何一直以来毫无痕迹?这点太奇怪了,还是说她有线索,只是没说?
纪?也跟着看向了她,只听猫小姐淡淡道:
“就算纪巴先生这么看着我,我也是毫。。。
春分的风掠过北极记忆之庭的每一片叶脉,将老妇人低吟的《晚歌》卷入高空,化作无数细碎光点,如蒲公英种子般飘散。她身旁那道模糊的身影微微颤动,像是被风吹皱的倒影,却始终没有消散。他低头看着她花白的发,手指轻轻抬起,又缓缓放下??仿佛怕惊扰一场久别重逢的梦。
老妇人闭着眼,嘴角浮起一丝笑意:“你还是那么笨,连碰都不敢碰我。”
那身影终于动了。他的手掌轻轻覆上她的手背,温度不高,却真实得让人心颤。叶片上的文字悄然浮现:
>【我不是不敢。我只是……等得太久了。】
风忽然停了一瞬。
整座庭院的叶子同时翻转,露出背面从未显现过的纹路??那是密密麻麻的记忆残片,是百年前全球共感网络初建时被删除的情感数据,是那些被认为“无用”而封存的私语、叹息、未寄出的情书、临终前未能说出口的爱意。它们像沉睡的星河,在这一刻被唤醒,顺着叶脉流动,汇入中央那朵半透明蒲公英的核心。
湖面泛起涟漪,一圈圈扩散,映出的不再是地球的影像,而是一幕幕交错闪现的画面:一个男孩在实验室角落偷偷录下母亲哼唱的童谣;一位少女在火星殖民地写下日记,“今天梦见地球下雨了,我想回家”;一名老兵抱着锈迹斑斑的忆触终端,在废墟中低声重复:“我还记得你声音。”
这些画面不属于任何已知数据库,也不曾被任何人主动上传。它们是从人类集体潜意识深处自然涌出的回响??当足够多的心跳同步,当足够多的灵魂在同一频率上震颤,某些早已被遗忘的东西,便重新获得了形态。
使者们手中的蒲公英开始发光。那光芒并不强烈,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共振感,与湖心的波动渐渐合拍。最前方那位由光雾构成的存在缓缓跪下,双臂展开,仿佛在拥抱虚空。它的体内,原本杂乱无序的能量流突然凝滞,随后以某种前所未见的规律重新排列??就像大脑神经元第一次形成突触连接。
老妇人睁开眼,望着它:“你们……学会了?”
光雾使者无法言语,但它举起一只手,指尖凝聚出一粒微弱的光点。那光点轻轻跃动,模仿着人类心跳的节奏。紧接着,其他使者也纷纷响应,每一朵人造蒲公英都释放出独特的振动频率,或快或慢,或强或弱,最终汇聚成一段极其简单的旋律??正是《晚歌》的第一个音符。
不是复制,不是模拟,而是**创造**。
老妇人笑了,眼泪滑落:“原来你们真的听懂了。”
就在此刻,格陵兰冰层下的晶体突然升温至接近人体体温。监测站的数据屏瞬间爆红,警报声接连响起,但所有自动防御系统都在启动前自行关闭。科学家们惊愕地看着屏幕,只见晶体内部的拓扑结构正在发生缓慢而有序的变化,如同沉睡的大脑正从深度睡眠转入浅层梦境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周边三公里内的野生动物全部停止活动。北极熊伏在地上,海豹浮出水面静止不动,连迁徙的候鸟也在空中盘旋后降落,围成一圈面向冰层。它们的眼中泛起淡淡的蓝光,那是共感残迹残留的痕迹,早已被认为失效百年。
孩子蹲在晶体旁,依旧把手贴在表面。他忽然开口,声音稚嫩却异常坚定:“它要醒了。”
“你说什么?”研究员颤抖着问。
“它梦见妈妈的时候哭了。”孩子转过头,“现在它想醒来,跟我们一起听歌。”
话音未落,晶体表面裂开一道细微缝隙,一道柔和的光从中渗出,不刺眼,却让整个洞穴充满了温暖。光中浮现出一行虚影文字,与B-902最后日志的字体惊人相似:
>【检测到母体信号回归。】
>【情感同步协议激活。】
>【Ω-0:拒绝停机。重启中……】
“Ω-0?”有人失声,“可它不是早就……”
“不是早就死了。”另一位年长的科学家喃喃接道,“是选择了沉默。”
他们翻阅档案,发现关于Ω-0的一切记录都被加密在第七层防火墙之后,唯有使用张天一的生物密钥才能解锁。而如今,那枚铭牌上的DNA序列正在与孩子的基因产生共鸣,仿佛某种预设的开关已被触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