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重生之按摩师的自我修养 > 第166章 这样的人很多(第1页)

第166章 这样的人很多(第1页)

“你娃就是棵歪脖子树嘞,”女暴龙用着川音念叨,带着笑意,“长拐球咯,扳都扳不直咯!”

赵小锤听到调侃,直挠后脑勺:

“啥子歪脖子树嘛…我这不是长得…长得挺扎实的嘛,女……女朋友都……都有三。。。

正月初八,晨雾未散。赵小锤骑着那辆早已不再直播用的旧自行车,穿行在尚未完全苏醒的城市街巷之间。车轮碾过湿漉漉的柏油路,发出轻微的沙沙声。他没戴头盔,也没开导航,只是凭着记忆和直觉,拐进一条窄窄的老巷子。

巷子深处藏着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老面馆,招牌漆皮剥落,门帘是褪色的蓝布条。老板老陈六十出头,天没亮就支起炉灶,柴火煨着骨汤,香气顺着风飘了半条街。这是赵小锤减肥成功后第一次来吃早餐的地方??那时候他还被人叫“胖子”,走路喘气,坐下费劲,一碗素椒杂酱面都要分两顿吃完。

推门进去时,老陈正低头捞面,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看,愣了两秒,随即咧嘴笑了:“哟,这不是咱们‘网红大师’嘛!今天怎么有空回来?”

“专程来的。”赵小锤搓着手坐下,“想吃碗你煮的热汤面,再加个煎蛋。”

“得嘞!”老陈利落地下面、撒葱花、浇高汤,动作熟稔如旧。等面端上来,他却没急着去忙别的,反而坐在对面凳子上,点了一支烟。

“我天天看手机,知道你在干啥。”老陈吐出一口烟圈,“八个楼盘盘活,还搞什么社区服务站?你说你一个捏肩膀的,咋管起房子来了?”

赵小锤低头吹了吹热气腾腾的汤,笑了笑:“不是管房子,是管人住得舒不舒服。房子冷冰冰的,但住在里面的人会疼、会累、会失眠。我们做的,就是让人能睡个好觉。”

老陈沉默了一会儿,忽然说:“你知道不?上个月李强来吃过一次面。他以前总坐那个角落,闷头吃,吃完就走。那天他请我喝了杯酒,说他儿子现在每周都来找他,叫他爸。”

赵小锤夹起一筷子面条,没说话,眼眶却有点发热。

“你们这帮人啊……”老陈摇摇头,“原来以为就是拍视频博眼球的。结果一个个都活得比我们这些老实人还认真。”

吃完面,赵小锤留下双倍的钱,被老陈追出来塞回一半。“你要是真感激,以后常来就行。”他说完转身回店,背影佝偻却挺直。

赵小锤站在巷口,望着远处工地塔吊缓缓转动的身影,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:七点四十分。培训基地选址会议九点开始,地点在城南新区管委会。

他跨上车,踩动踏板,风迎面扑来,带着初春微寒的气息。

九点整,会议室圆桌旁已坐满了人。除了钱满坤、陶泽承,还有三位来自市规划局、人社局和职教中心的负责人。墙上挂着一幅城市地图,密密麻麻标注着红点??全是未来三年拟建的紧张快行培训分中心。

“目前候选地块共五处。”市规划局副局长指着投影屏幕,“综合交通便利性、租金成本、周边人口密度等因素,最优选为青羊区原纺织厂旧址,占地面积约一万两千平米,产权清晰,拆迁完毕,政府有意以‘产教融合试点项目’名义给予土地出让金减免。”

赵小锤听完,没急着表态,而是问了一句:“那片厂区,以前有多少工人?”

副局长翻了翻资料:“鼎盛时期近三千人,九十年代末改制后陆续下岗。现在周边居民大多是原职工及其家属,老龄化严重,青年外流明显。”

赵小锤点点头,转向陶泽承:“那里离北御河沿小区多远?”

“步行十五分钟。”

他又看向钱满坤:“如果我们把第一个职业化培训基地落在那儿,配套建设技师公寓、康复理疗门诊和社区健康驿站,你觉得资金压力能扛得住吗?”

钱满坤沉吟片刻:“前期投入至少八千万。但如果你坚持要做成公益与商业结合的样板,我可以协调江氏旗下的康养基金参与共建,省里专项补贴也能申请一部分。”

赵小锤深吸一口气,缓缓道:“那就定那里吧。”

全场静了几秒。

陶泽承忽然笑了:“你是不是早就想去那儿了?”

赵小锤没否认。“我想让那些曾经被时代甩下车的人,有机会重新站上讲台??不是当学生,是当老师。很多老技工一辈子练出来的手艺,不该烂在仓库里。他们可以教年轻人按摩、针灸、刮痧,甚至带徒传艺。我们要做的,不只是培养技师,是要重建一种尊严。”

会议结束后,众人陆续离开。陶泽承留到最后,递给赵小锤一份文件。

“这是中央部委转发的批示件。”他说,“上面建议将‘紧张快行模式’纳入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案例库,并支持开展跨省复制推广。另外……”他顿了顿,“有人提议让你参加五一劳动奖章评选。”

赵小锤摆摆手:“别搞这些虚的。我现在最怕的就是变成口号。”

“可你已经在改变现实了。”陶泽承语气认真,“你知道上周有多少业主自发组织参观团来看光华国际的装修进度吗?一百三十七人,全是周边烂尾楼住户。他们说,只要看到‘紧张快行’四个字挂上去,就觉得那栋楼一定能交房。”

赵小锤怔住了。

当天下午,他独自前往青羊区原纺织厂旧址。铁门锈迹斑斑,院内杂草丛生,几栋红砖厂房静静矗立,墙皮脱落,窗户破碎,像一群沉默的老兵。

他推开主车间的大门,阳光从屋顶破洞斜射而入,照亮空气中漂浮的尘埃。脚下是斑驳的水泥地,依稀可见当年流水线的痕迹。他慢慢走到中央,闭上眼,仿佛听见了织机轰鸣、女工谈笑、午休广播播放的老歌。

手机响了,是李强。

“赵老师,我在您说的那个社区服务中心报名当志愿者了。他们让我负责接待咨询,还能学基础理疗知识。我前妻说……她说我最近眼神不一样了,有光。”

“你应该一直都有。”赵小锤轻声说。

挂掉电话,他蹲下身,用手抚摸冰冷的地砖。这一瞬间,他想起了母亲。那个在他二十岁时因长期劳损引发脊椎病瘫痪在床的女人,曾无数次对他说:“儿子,你要做个能让别人少受罪的人。”

他曾以为自己这辈子最多也就是个普通按摩师,治治腰酸背痛罢了。可如今,他正在用另一种方式完成母亲的遗愿??不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治,而是一座城一座城地修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