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所以我现在做的事,表面上是骑行直播,其实是反向传播。”赵小锤望向远方,“我把正确的呼吸节奏、意念引导、身体感知方式,藏在每一次蹬车、每一次喘息里。观众看着我,不知不觉学会了调节自主神经。这才是真正的‘免疫增强’。”
范昭芸低声问:“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开课?搞这么隐晦干嘛?”
“因为这个时代,大多数人已经失去了耐心。”他苦笑,“你告诉他们‘每天站桩十分钟就能改善睡眠’,他们不信;可你直播骑车五小时,弹幕反而自动刷出‘跟着锤哥呼吸,我失眠三年今晚睡着了’。人心需要见证奇迹,而不是听道理。”
正说着,手机震动起来。赵小锤掏出来一看,是“锤子骑行前援会”群里的消息爆炸式弹出:
【刚看完凌晨三点的回放!锤哥爬坡那段,我边看边跟着深呼吸,突然泪流满面,十年没跟爸妈说过的话,现在打电话说了……】
【坐标求更新!!明天我也要出发,想和锤哥同路线!】
【救命,我今天被裁员了,本来想跳楼,点了进直播间,听锤哥哼了半首《平凡之路》,现在已经在去面试的路上了……】
赵小锤盯着屏幕,眼神复杂。他知道这些人不是疯了,而是太久没人认真对待他们的痛苦。
“你看,”他对中年小哥说,“他们不需要我教什么高深理论,只需要一个还在坚持的身影。只要我还踩着踏板往前走,就有人愿意相信,生活还能变好。”
中年小哥久久不语,最后猛地站起来,朝赵小锤深深鞠了一躬。
“我加入。我要学,也要成为那样的人。”
赵小锤扶住他肩膀:“不用鞠躬。咱们是同行者,不是师徒。”
姑娘激动得脸都红了:“那……我也能学吗?”
“当然。”赵小锤微笑,“只要你愿意每天早起十分钟,先学会好好呼吸。”
范昭芸看着他们,忽然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松动了。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清醒的旁观者,记录社会边缘人物的故事,可此刻她意识到,她也是那个需要被治愈的人。
“我采访过上百个都市打工人,写过‘35岁危机’‘996猝死’‘年轻人躺平’……”她轻声说,“但我从来没想过,解决问题的方式,可能是一次正确的呼吸。”
赵小锤点点头:“媒体总在放大痛苦,却很少传递希望。其实改变不需要惊天动地,只需要一个人停下来,感受自己的心跳。”
他打开手机,调出一段录音??是他昨晚骑行途中录下的风声、车链转动声、自己的呼吸声。
“这是我准备发布的新音频专栏,名字叫《在路上醒来》。每期三十分钟,背景是我骑行的真实环境音,中间穿插简单的引导语。不收费,不限量,谁都能听。”
“你要靠什么维持运营?”范昭芸问。
“会员制小店。”他说,“轻松慢行现在有七家分店,全部由康复后的会员经营。他们收的钱,一半用于店面运转,一半投入技术研发。我们正在做一套可穿戴设备,能实时监测用户筋膜张力变化,配合APP给出个性化调理建议。”
“听起来像创业项目。”中年小哥笑。
“不,是自救联盟。”赵小锤纠正,“每一个走出困境的人,都要拉下一个还在泥里挣扎的。”
太阳完全升起,山雾散尽。赵小锤收拾好睡袋,背上背包,对三人说道:“今天我要骑往南岭镇,那里有个会员的孩子,先天性肌无力。我想试试结合骑行节奏和经络导引,帮他建立新的运动记忆。”
“我能跟你一起去吗?”姑娘急切地问。
“可以,但路上很苦。山路十八弯,海拔骤升,你受得了吗?”
“我可以试试。”
中年小哥也表态:“算我一个。正好顺路回城,顺便消化今天学到的东西。”
范昭芸咬了咬唇:“我也去。这篇报道……我想换个写法。不写苦难,写光。”
赵小锤笑了:“欢迎上车。”
一行四人整装出发。山路崎岖,赵小锤骑在最前,沉重的车身压过碎石,发出咯吱声响。但他节奏稳定,呼吸均匀,像一台精密仪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