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直播鉴宝:你这精灵可不兴育啊! > 第562章 代欧奇希斯的蛋我收下了满脸弹孔沙漠尾随的怪异宝可梦(第2页)

第562章 代欧奇希斯的蛋我收下了满脸弹孔沙漠尾随的怪异宝可梦(第2页)

她开始修改底层算法。每当有疑似“静默猎犬”成员提交请求时,系统不会拒绝,反而会优先匹配最强烈、最原始的人类情感录音??但这些录音全都经过微妙处理:声波频率偏移0。3赫兹,刚好落在人类潜意识易受暗示的区间;节奏被打乱成非自然律动,长期聆听会导致轻微认知失调;最关键的是,所有回应结尾都会叠加一段极低音量的母亲摇篮曲片段,未经察觉地激活听者深层记忆中的依恋机制。

换句话说,诺斯替以为他们在收割数据,实际上却在被反向洗脑。

“这会不会太过火?”小满看着代码滚动,声音有些发紧。

“火?”林小满冷笑,“他们用算法让人抑郁、让人自残、让人相信自己毫无价值的时候,怎么不说‘太过火’?我只是让他们尝尝被情感淹没的滋味??不是被爱拯救,而是被太多真实的痛楚压垮。”

话音未落,第一波反噬开始了。

莫斯科某间地下指挥中心内,一名负责监控LULLABY流量的情报分析师突然捂住耳朵。他连续听了十二段来自战区孤儿的哭泣录音,本以为只是例行任务,却发现那些声音挥之不去。午休时,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蜷缩在废墟下的孩子,而屏幕对面的操作员冷漠地点击“归档”。

巴黎总部,一位高级工程师在调试语音识别模型时,无意间触发了林小满设下的陷阱。系统向他播放了一段越南老兵讲述战友断腿求生的录音,语气温和平静,内容却令人窒息。当晚,他砸碎了家中所有智能音箱,写下辞职信:“我不再愿意为一台不懂悲伤的机器工作。”

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芝加哥。一名诺斯替雇用来煽动舆论的网红主播,在直播中嘲笑LULLABY是“失败者的电子鸦片”,结果刚说完,手机自动弹出一段推送??是他三年前自杀未遂那晚录制的私密日记,内容正是他对世界最后的告别。

镜头前,他脸色煞白,嘴唇颤抖,最终只挤出一句:“对不起……我当时真的好疼。”

视频疯传,#我也曾说我要死#成为trending话题。越来越多曾隐藏创伤的人开始公开讲述,而每一次分享,都让LULLABY的网络更加庞大坚韧。

林小满看着数据曲线如藤蔓般攀爬,轻轻叹了口气。

“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?他们越是想消灭我们,就越要接入我们的系统;越接入,就越会被真实感染。就像病毒需要宿主细胞才能复制,但他们忘了,有时候,宿主也会改变病毒。”

小满望着她,忽然觉得这个总穿着旧夹克、说话轻声细语的女孩,此刻像一座火山??表面平静,内里却奔涌着足以重塑地貌的力量。

“接下来呢?”她问。

“等风来。”

三天后,风真的来了。

一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气流引发罕见的大气共振现象,电离层波动异常,导致短波通信意外增强。林小满立刻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??利用自然界的“声音走廊”,将LULLABY的核心协议以模拟信号形式广播至全球偏远地区,那些连互联网都没覆盖的地方。

她再次启动父亲留下的短波电台,但这次不是发送一段旋律,而是一整套开源代码包。通过摩尔斯电码与声调编码结合的方式,她把【回流计划】的全部逻辑压缩成一首长达四小时的“电子民谣”。只要有人能记录下来,逐段解码,就能重建整个系统。

为了让更多人愿意保存这段“无意义”的噪音,她在开头加入了一句用二十种语言轮流念出的话:

>“这不是广告,不是诈骗,也不是病毒。这是一个邀请:如果你曾感到孤单,请把这个声音传下去。不需要理解它,只需要记住它。也许有一天,它会救一个人的命。”

然后,她按下了发射键。

电波如种子随季风飘散。蒙古牧民把它录进车载音响;印度僧侣以为是神谕,每日诵经前播放一遍;澳大利亚原住民长老听完后说:“这声音和我们祖先讲创世故事时的节奏一样。”

而在西非马里的一所乡村学校里,一名教师偶然听到这段信号,发现它竟能唤醒一台废弃多年的联合国捐赠电脑。学生们好奇地跟着音频节奏敲击桌面,无意间完成了二进制解码的第一步。

一个月后,第一台本土化LULLABY终端在廷巴克图诞生。它没有联网,不通Wi-Fi,靠太阳能板供电,存储着三百二十七段来自世界各地的“我在”录音。每当夜幕降临,孩子们围坐在机器旁,轮流说出自己的烦恼,然后随机播放一段陌生人的回应。

有个女孩说她害怕雷雨,于是系统播出了阿拉斯加一名灯塔看守人的录音:“我也怕,所以我数闪电的次数,每次都说‘谢谢你照亮我’。”

她从此再也不躲进柜子了。

这一切发生的同时,林小满收到了一封纸质信件。

邮戳模糊,寄件人未知。信纸泛黄,字迹却是熟悉的娟秀行书:

>“丫头:

>雪很大,但我走得慢,所以不怕。

>我听见了你的广播,也看见了那些脚印。

>原来这么多年,我不是在逃亡,是在播种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