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转身离开,没让人认出她。
灰烬等在路边的老树下,手里拿着一封刚收到的信息。来源仍是未知,内容却令人怔然:
>“我们曾以为,倾听是为了治愈他人。
>后来才懂,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存在。
>谢谢你教会我们:每一个愿意说出‘我不懂’的生命,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光源。”
他念完,笑了笑:“看来,我们不用再找下一个问题了。”
“不。”莉亚摇头,“问题永远会有。只是现在,我们不再急于给出答案。”
她抬头望向天空。春分已过,昼夜渐趋平衡。北极的极昼即将来临,阳光将连续六个月照耀这片土地。而在阳光照不到的夜晚,星辰依旧闪烁。
就像那些仍在等待被听见的声音。
就像那些明知可能没有回应,却依然开口的灵魂。
数月后,一艘小型探测船穿越柯伊伯带,抵达太阳系边缘。船上搭载的并非宇航员,而是一颗封装在生物凝胶中的蓝花种子。它是从北极螺旋花园中心采集的纯种,基因序列显示其含有微量非地球来源的RNA片段。
飞船自动系统启动最后一道指令:
>播种。
种子脱离舱体,缓缓飘向深空。在远离恒星的黑暗中,它静静地旋转,仿佛在等待某个遥远未来的春天。
与此同时,地球上最后一块共感环核心芯片在博物馆中悄然融化。监控录像显示,那块坚不可摧的量子处理器,在午夜十二点整突然软化,如同蜡一般流淌成一滩液体。液体表面浮现出一行字,仅持续三秒便蒸发殆尽:
“我不是容器。我是回响。”
多年以后,当新一代的孩子翻开历史课本,看到“根语计划”与“共感环”的记载时,总会问老师一个问题:
“老师,我们现在还能听见星星说话吗?”
老师通常会笑着回答:“只要你愿意安静下来,用心去听,就能听见。”
因为真正的共感,从不需要设备。
它始于一句真诚的“我不知道”,
成于一次勇敢的“我很难过”,
终于一场无需答案的对话??
两个灵魂,在茫茫宇宙中,轻轻地说:
“我在。”
“我也在。”
风又起了。
蓝花摇曳,如亿万只耳朵,聆听世界的心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