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> 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将岳飞(第2页)

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将岳飞(第2页)

当晚,她被邀入长屋共食。众人围坐,食物朴素,却人人细嚼慢咽,仿佛品尝的不只是滋味,还有咀嚼时牙齿与舌头的触感、呼吸与吞咽的协调。饭毕,一名少年取出骨笛,吹奏一段不成调的旋律。笛声断续,时而卡顿,时而走音,却无人嘲笑。反倒是在曲终那一刻,所有人都轻轻闭眼,似在回味某种难以言说的东西。

云岫忍不住用手语问:“为何吹得不准仍要吹?”

少年笑而不语,老妪代答:“因他是为自己吹,不是为被人听懂。”

这一夜,她彻夜未眠。

她想起自己曾在书院演讲千人,字字铿锵,句句煽情,赢得满堂喝彩;也记得在沙城面对质疑者时,如何用逻辑层层绞杀对方话语权,直至其低头退场。那时她以为,胜利就是说服。

而现在,她第一次意识到:也许真正的表达,从来不需要听众鼓掌。

第四日清晨,她欲辞行,却被拦住去路。全村人齐聚村口,列队肃立。为首的祭司捧出一只陶瓮,瓮口封蜡,上压七颗石子。

“你要找的‘渊眼’,在此之下。”祭司以极缓的语速说道,“但开启它之前,须回答三问。”

第一问:“你为何说话?”

云岫答:“为求真。”

祭司摇头:“仍是目的驱动,未脱工具之心。”

第二问:“你何时该停?”

她思忖良久:“当我说话只为战胜他人之时。”

祭司点头些许:“近矣。”

第三问:“若从此无人听见你,你还说吗?”

她望向群山,望向晨雾中静静流淌的怒江,望向昨夜那支跑调的骨笛。

“说。”她说,“哪怕只剩心跳,我也要说给自己听。”

陶瓮启封,从中取出一块黑色卵石,温润如玉,内部似有光流转。祭司将其放入她掌心:“此为‘初默之核’,乃天地未分时第一声震动凝成。持它入渊,可照见语言诞生之初的模样。但记住??看得到,不代表能带回;带回了,也不代表能让人相信。”

三日后,她抵达地图所示坐标:一处沉没湖底的古城遗址。据传,此地原为南诏古都,因百姓日夜争辩是非,导致地基崩裂,全城陷落,唯余湖面每年七月浮现残垣轮廓。

潜水而下,借助初默之核微光,她穿过坍塌宫墙,最终进入一座圆形殿堂。中央矗立一座石碑,正面刻着“言”字,背面却是空白。

她取出枯笛,轻触碑面。

刹那间,整个湖泊安静下来。鱼群停滞,水波定格,连心跳声都被拉长成绵延的嗡鸣。

石碑背面缓缓浮现文字,非篆非隶,竟是由千万个微小唇形拼成的一句话:

>**“我们从未停止说话,只是你们再也听不见。”**

紧接着,影像浮现:历代帝王焚书坑儒,文人互揭隐私以搏名声,市井百姓为琐事破口大骂,现代网民在虚拟空间永无休止地对攻……每一个场景中,都有银丝从人口中飞出,钻入地下,织成一张庞大网络,直通地心深处。

那里,坐着一个背影。

穿着现代西装,戴着耳机,手指飞快敲击键盘。屏幕上滚动着实时舆情分析,AI正生成下一轮“全民愤怒”话题。他的嘴角带着冷笑,眼中毫无情绪。

云岫认得那张脸。

那是未来的她自己。

投影中的“她”忽然抬头,直视现实中的她:“你以为你在对抗伪墟?不,你正是它最完美的产物??一个坚信自己在反抗系统的系统维护者。你建立静圈,传播心言录,毁金喇叭……这一切都在剧本之内。因为只要还有‘正确的方式’需要推广,人们就会继续追逐形式,而非本质。”

“你错了。”云岫低声说,“我不是来改变世界的。”

她举起初默之核,砸向石碑。

轰然巨响并未出现。石头碎裂如沙,核心却化作一道清光,注入湖水。整片水域开始逆流上升,形成巨大水柱冲天而起,在空中散开如伞盖,映出万千星辰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