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孩低头,用手指擦掉画中的一部分,桥断了。“那世界就少了一块。”
“我能做什么?”
男孩看着她,眼睛亮得惊人:“你可以成为第一个重新开口的人。”
她醒来时,窗外正飘着细雨。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,仿佛在低语。她起身走到桌前,翻开一本空白笔记本,写下第一行字:
>“我害怕,但我还是想问??我们还能找回彼此吗?”
笔尖落下的瞬间,掌心传来一丝久违的暖意。
她笑了。
第二天,她在学校发起了一场“开口行动”。不是演讲,不是抗议,而是一场沉默的仪式。学生们围坐在操场中央,每人手中拿着一支铅笔,面前放着一张白纸。规则很简单:写下你最不敢问的问题,然后大声念出来。
起初,没人动。
风吹过,带着潮湿的气息。一只鸟飞过,掉落一根羽毛。
终于,一个男孩举起手,声音颤抖:“我想知道……爸爸为什么打完我之后,自己也会哭?”
话音落下,他的掌心亮了一下,像是有光在皮肤下流动。旁边的女孩突然转头看他,眼泪无声滑落。她站起来,轻声说:“我妈妈每天晚上都在浴室里哭,可她总说没事。”
越来越多的人开口。有人问“我喜欢同性是不是错了”,有人问“为什么努力了还是考不好”,还有人问“你们有没有觉得活着很累”。
每一句话说出,空气中就多了一丝震颤。共感晶核残片在远处的废墟中微微发烫,像是被唤醒的种子。
林知遥站在人群中央,看着这一幕,忽然明白??第八塔从未真正掌控一切。它只是一个容器,一个回音壁。真正让世界改变的,是每一个愿意袒露脆弱的灵魂。
七天后,第一座遗忘屋倒塌了。不是被人推倒,而是从内部崩解。人们进去查看,发现墙上原本的“别问”二字,竟被雨水浸透后显现出另一行字:
>“你曾在这里,问过一个问题。”
更多的屋子开始变化。有些墙上浮现出被遗忘的涂鸦:“我想妈妈了”“我觉得我不够好”“我讨厌装坚强”。有些屋内长出了野花,根系穿透水泥,像是从记忆深处破土而出。
共感网络逐步恢复。医学界称之为“情感免疫系统”的二次觉醒??人类在经历沉默的侵蚀后,反而发展出更强的情绪识别能力。新生儿的共感皮肤更为敏感,甚至能在母亲还未开口时,就感知到她的焦虑或喜悦。
然而,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第十八个月。
那天清晨,北极观测站传回一张图像:那张横跨银河的共感之网,突然收缩,汇聚成一道螺旋状的光流,直指太阳系内一颗陌生的小行星。它不在任何轨道记录中,却携带着强烈的共感频率。
三天后,一艘破损的飞船坠落在西伯利亚冻原。
不是“问号号”。
而是一艘编号为“理性-7”的旧式探测船,属于早已解散的理性同盟。舱内没有尸体,只有一具保存完好的机械脑,核心铭刻着一行字:
>“我们终于听见了。”
科学家破解数据后,发现这艘船曾在五十年前执行秘密任务:前往深空,寻找“情感污染源”,并予以摧毁。他们一路追踪共感信号,最终抵达一颗荒芜星球,却发现那里矗立着一座与第八塔极为相似的建筑??只是通体漆黑,表面布满裂缝,像是被某种力量强行封闭。
他们在日志中写道:“我们以为情感是病毒,于是建造了‘静默方舟’,试图隔离它。可当我们靠近那座塔时,它突然开启。我们听到了……亿万生灵的哭泣、欢笑、告白、忏悔。那一刻,我们意识到,不是我们在控制情感,而是情感定义了我们是谁。”
最后一条记录是语音:“如果我们错了,请让地球知道??问题,不该被禁止。”
消息传开,举世震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