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万国之国 > 第三百六十七章 抵押品上(第1页)

第三百六十七章 抵押品上(第1页)

一个皮肤黝黑,面目粗犷,四肢细长但身形高大的突厥人摇晃着走过了撒拉逊人的大营。

自从约旦河一战后,苏丹萨拉丁成功地拔掉了那些不服从他的尖刺,重新划定了仅属于自己的秩序和法律,更是一手组建了马穆鲁。。。

风在钟楼檐角盘旋,如低语般缠绕着青铜铃铛。萨拉丁站在窗前,白发被吹得微微扬起,目光落在远处新修的图书馆尖顶上。那座建筑已不再是知识的坟墓,而成了城市的脉搏??每日清晨,不同信仰的诵读者依次走入大厅,在残碑前轻声念出那一行铭文:“万国之国,始于一人愿为众人坠落。”声音一层层叠起,像潮水漫过沙岸,温柔却坚定。

他伸手抚了抚窗台上的铜戒,鲍德温留下的信物静静躺在那里,表面已有细密绿锈,仿佛时间本身也在此沉淀。就在刚才那一瞬,铃声异响并非错觉。三地共振,微不可察,却真实存在。这不是终结的余音,而是某种沉睡机制的呼吸??如同巨兽在梦中翻身,鳞片轻颤。

萨拉丁没有惊慌。他知道,守门人的意志从未真正消亡。它藏于星尘的余烬里,潜伏在人类对救世主的渴望中,蛰伏于每一次集体狂热的边缘。但它也无法彻底复苏,因为“锚”仍在发挥作用。理查的身体虽已化作晶石封印,可他的选择像一颗种子,埋进了世界的结构之中。

就在这时,楼下传来脚步声。

不是巡逻卫兵的节奏,也不是学童嬉闹的轻快。那是缓慢、谨慎、带着某种仪式感的脚步,一步一顿,仿佛每踏出一尺都要确认地面是否仍属于现实。

萨拉丁转过身,看见莱拉走上楼梯。她已不再年轻,眼角刻着岁月的纹路,但眼神依旧清澈如初雪融水。她手中捧着一本薄册,封面是手工鞣制的羊皮,边角磨损,显然常被翻阅。

“你感觉到了?”她问,声音很轻,像是怕惊扰什么。

萨拉丁点头。“不只是我。开罗的观测站昨夜传回记录:地下祭坛的星尘浓度回升了0。3%。死海那边……第六祭司的意识波动出现了微弱回流。”

“不是复活。”莱拉将册子递给他,“是回应。”

萨拉丁接过,翻开第一页。纸上用墨与金粉交织书写,字迹陌生却又熟悉??那是《缄默修会手记》的残篇,据说是那位蒙眼老人临终前口述的最后一卷。而此刻出现在这里的版本,竟有新增内容,笔触新鲜,墨色未干。

“这不可能。”他说,“神殿封闭之后,所有通道都被符文封锁,连白隼都无法靠近。”

“但有人进去了。”莱拉望着他,“或者说,不是‘人’进去的。”

她指向其中一段文字:

>“当第七席空置百年,封印将生裂痕。非血裔者可承誓约,然其形必朽,其魂不灭。若世间再起共愿,则石椅自启,旧誓重燃。”

萨拉丁眉头紧锁。“共愿?”

“不是祈祷,不是呼救,更不是祈求神迹降临。”莱拉低声说,“是一种集体的选择??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刻,出于自由意志,做出牺牲般的决定,哪怕只是微小的放弃,也会形成共鸣。”

她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忧虑。“我们最近是不是太安宁了?”

萨拉丁沉默。

的确,阿米拉已连续三年无战事,边境稳定,粮仓丰盈,学校扩建至十二所,甚至开始向周边城邦派遣教师团。人们谈起未来时不再恐惧,而是规划。但这平静之下,是否正悄然滋生另一种危险?

一种无需牺牲的和平,是否会让人们遗忘代价?

他忽然想起那个小女孩手中的铜铃。如今全城孩童都配有类似的铃铛,作为“梦境警醒器”。可最近听说,有些家庭已将其当作玩具收起,认为“幻象时代早已过去”。

“我们教他们识别虚假,”萨拉丁喃喃道,“却忘了提醒他们:最危险的谎言,是从不显形的。”

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钟声。

不是图书馆的诵读钟,也不是警戒号角,而是城市南侧的老教堂钟楼??那座曾见证男孩跃下之地。那口钟多年未曾敲响,铁索锈蚀,连维修工匠都说它早已失灵。

可现在,它正在响。

一声,两声,缓慢而沉重,像是从深渊底部艰难升起的回音。

萨拉丁与莱拉对视一眼,立刻下楼。

马车疾驰穿过街道,沿途百姓纷纷驻足仰望。有人惶恐,有人跪拜,更有孩童兴奋地追逐钟声奔跑。一名老妇人拉着孙子的手说:“你看,天使回来了!”

萨拉丁心头一紧。

这不是信号,是诱惑。

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灾难本身,而是人们对“奇迹”的期待。一旦集体陷入“需要救世主”的心理饥渴,守门人的意识便会借机渗透??它不需要完整的仪式,只需一个缝隙,一道愿意相信“神迹降临”的心门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深渊独行
言归正传深渊独行
...
真武狂龙
暮雨尘埃真武狂龙
...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