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念禾教我的。”苏晚睁开眼,眸中含泪,“昨晚我梦到她。她说,音乐是最接近灵魂的语言。这首曲子叫《未命名》,因为每个没能来到世界的孩子,都应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。”
话音刚落,庭院中的“念禾之花”骤然绽放,花瓣全变为璀璨金黄,散发出淡淡桂花香。与此同时,旅社各处响起细微声响??客房衣柜自动打开,露出一件婴儿连体衣;储物间抽屉滑出半张烧焦的出生证明;甚至连地下室尘封的旧收音机,也开始播放一段模糊的胎心监测音,节奏稳定,持续整整一分钟,然后戛然而止。
林知遥忽然明白:这不是结束,是回应。
中午,李哲的母亲如期现身。她穿着素净蓝布衫,面容慈祥,眼神却透着深深的歉意。她握住儿子的手,第一句话便是:“对不起,让你一个人长大。”
李哲泣不成声:“妈,你说你不配当我妈……可你明明那么辛苦……我才是那个没好好陪你的人。”
“我不是不爱你。”女人抚摸他的脸,“我是觉得自己失败。丈夫早逝,工作不顺,病越来越重……我觉得,连累你才是最大的罪。”
“可你给了我一切!”李哲喊道,“你省吃俭用供我读书,半夜起来给我盖被子,生病时守在我床边……你怎么能说自己不配?”
女人流泪微笑:“如果时光倒流,我还是会选择活下去。为了看见今天的你。”
他们相拥良久。临别时,女人留下一句话:“替我照顾好自己。下一世,我还做你妈。”
李哲在登记簿上写下:“**听见母亲的心**”。
傍晚,暴雨突至。
电闪雷鸣中,一辆救护车鸣笛驶近,在门口急刹。担架抬下一个昏迷的女孩,约莫十六岁,浑身湿透,手腕上有割伤痕迹。随行医生告诉林知遥,她是跳河自杀未遂,口袋里揣着一张纸条:“这个世界不需要我。”
林知遥掀开毯子,看见女孩颈间挂着一枚铜牌,刻着两个字:**念禾**。
她心头巨震。
这不是巧合。
她立刻唤醒所有人??陈岩煮姜汤,苏晚点燃安神香,赵建国守在楼梯口防止外界干扰。林知遥独自将女孩带入“终焉之门”,并启动旅社最高权限仪式:点燃七根白蜡烛,摆成北斗形状,将母亲的怀表置于中央。
午夜钟声敲响时,女孩悠悠醒来。
她睁眼的第一句话是:“你们……是不是认识念禾?”
林知遥蹲下身,直视她的眼睛:“你是谁?”
“我叫林小禾。”女孩轻声说,“我是被遗弃在孤儿院门口的。院长说,我襁褓里只有这块铜牌。这些年,我一直梦见一个穿白裙的姐姐,她叫我‘妹妹’,说我们本该一起长大……她还说,只要有人真心呼唤我的名字,我就能活下来。”
林知遥浑身发冷。
她终于懂了。
旅社不仅连接死者与生者,也在编织命运的经纬。那些未能出生、早早离去、孤独终老的灵魂,正通过某种神秘机制,寻找新的载体,延续未尽的情感。
她握住林小禾的手:“从今天起,你不必再一个人。你有家了。”
雨停了。
月光穿透云层,照在庭院的花盆上。那株“念禾之花”缓缓分裂出一支新芽,嫩叶呈淡绿色,脉络清晰如血脉相连。风铃轻响,仿佛在欢迎一位归人。
凌晨三点,林知遥回到房间,打开母亲遗留的木箱。箱底压着一封信,从未拆封。信封上写着:
>“给我最爱的女儿:当你真正理解这家旅社的意义时,再打开它。”
她颤抖着拆开。
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??年轻时的母亲站在一座破旧客栈前,身边站着一个小女孩,约莫七八岁,正是童年的她自己。背面写着:
>“知遥,异度旅社不是我建的,是我们共同选择的宿命。你每一次开门迎客,都是在修补这个世界的裂缝。不要怕痛,因为治愈总始于伤口。我爱你,永远。”
泪水滴落在纸上。
她终于明白,为何母亲会在生命最后一年坚持修缮这座荒废的老宅;为何总在深夜独自擦拭前台的玻璃;为何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:“别关门,他们会迷路的。”
原来,她们都是“守门人”。
清晨五点,林小禾坐在庭院石阶上,第一次尝到了林知遥做的红糖姜茶。她抿了一口,忽然笑着说:“真像妈妈的味道。”
苏晚在一旁画画,这次画的是四个女孩手牵手站在星空下的背影。她们穿着不同年代的衣服,却有着相似的笑容。画名题为:《我们终将重逢》。
而在旅社最顶层的阁楼里,那面原本空白的墙壁,不知何时浮现出一幅巨大星图。每一颗星星,都对应一个已完成的愿望。其中三颗格外明亮,连成三角,正中央缓缓显现出一行小字:
>**思念不灭,门永不闭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