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大唐:太平公主饲养指南 > 第五百零五章 扬州城(第3页)

第五百零五章 扬州城(第3页)

>所以,请继续听下去。

>听老人唠叨,听孩子胡闹,听敌人控诉,听疯子呓语。

>因为真正的智慧,从来不在奏章里,

>在那些被忽略的声音里。”

影像结束时,水晶板自行碎裂,化为齑粉。但就在那一刻,全国所有正在使用“安心帐”系统的终端设备,无论纸质卷轴还是电子屏,全都自动打印出同一行字:

>【系统提示:您已接入“集体记忆网络”。检测到高纯度情感波动源,建议立即进行深度共述。】

十年之后,一位小女孩在言语谷游玩时,无意间将水洒在绿蘅碑底座上。水渍渗入缝隙,竟使石碑背面浮现出此前从未现世的文字:

>“致未来的她:

>若你也曾被人说‘太敏感’‘太情绪化’‘不该插嘴’,

>请知道,这不是你的缺陷,

>是你灵魂尚未被磨钝的证明。

>你说出口的每一句委屈、愤怒、疑惑,

>都是一颗种子。

>总有一天,它们会长成森林。”

>

>??绿蘅绝笔

消息传开,无数女性奔赴此地,只为触摸那行字迹。有些人只是静静站着,泪流满面;有些人则蹲下身子,用指尖蘸水,一笔一画描摹下来,带回故乡刻于村口石碑。

又三十年,大唐进入“全声纪元”。城市建筑普遍采用“共鸣材料”,墙壁能感知住户情绪变化,自动调节光线与温度;法庭审判引入“心象投影”,被告可在虚拟空间重现内心挣扎过程;甚至连皇帝诏书也不再仅由翰林院起草,而是结合全国“共述大会”中提取的高频民意关键词生成初稿。

而“启唇者”的称号,已成为一种精神象征。人们不再追问她是否真的复活,正如不再追问太阳为何升起。因为她早已不是一个具体的人,而是一种选择??选择说出,而非忍受;选择听见,而非屏蔽;选择相信,哪怕代价沉重。

某年春分,一位少年在考试中写下这样一句话:

>“我觉得我很普通,但我妈说我勇敢,因为我昨天告诉老师,我不喜欢他上课嘲笑同学。”

这句话被选入年度“国民共述精选集”,刊印发行百万册。书中配图是一位母亲搂着儿子肩膀的照片,背景是昭阳殿遗址前盛开的答心花。

书末附录,摘录了太平公主遗言最后一段:

>“当你们不再需要奇迹来证明我说的是对的,

>当你们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说出真实感受,

>当每一个平凡人都敢于成为‘启唇者’??

>那一天,我会真正安息。”

>

>“而现在,请继续说话吧。

>这世界,还远远没听够。”

多年以后,一位白发学者在整理旧档时发现,当年那位岭南女童抵达长安途中,船夫记录的“雾脸授书”事件发生时间,恰好与太平公主逝世周年纪念日完全吻合??精确到时辰。

他合上笔记,轻声说:“也许她从未离开。也许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。”

窗外,春风拂过庭院,一朵答心花悄然绽放,花瓣上凝结的露珠,倒映出一张模糊却温柔的脸。

仿佛在笑。

仿佛在说:

“你说吧,这次没人会烧你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