棒子文学网

棒子文学网>虎贲郎 > 第759章 伤势恶化(第3页)

第759章 伤势恶化(第3页)

城门外,万名百姓跪迎,手持秧苗与米粥,口中齐诵《均田策》条文。守城将士无人敢拦。

曹霖直入宫门,求见天子。

皇帝卧于榻上,面色苍白,见他进来,竟挣扎欲起。曹霖跪行至前,叩首泣曰:“臣无罪,亦不求赦。只问陛下一句:若您母后当年饿死于街头,您还会在乎谁姓刘、谁姓曹吗?”

殿内死寂。

良久,皇帝流泪道:“朕知道你们不是为了夺位……可这江山,终究是刘家的。”

“不。”曹霖摇头,“这江山,是饿不死人的地方。”

他取出武侯鼎,打开封泥,将其中竹简一一陈列于前:“这是诸葛亮毕生所思农政之道;这是曹操《孟德新书》残篇;这是百姓血书;这是孩童童谣;这是地下铜铃的共鸣频率图谱……它们不属于任何一家一姓,它们属于所有想活下去的人。”

皇帝看着那些泛黄的字迹,听着殿外万民低诵,忽然笑了:“你说得对……真正的江山,不在紫宸殿,而在炊烟里。”

他提起朱笔,在最后一道讨伐诏书上重重划去,另写一道新旨:

**“自今日始,《均田策》列为国本,永不准废。凡阻挠者,无论贵贱,皆以害民论罪。春耕使曹霖,赐号‘虎贲郎’,佩剑出入宫廷,代天巡狩四方。”**

圣旨传出,全城欢呼。

当晚,北斗七星光芒大盛,十一处共鸣地同时震动,许都铜铃首次发出人声般的吟唱,持续整整一夜。泰山道士记录其音,译为四句谶语:

>“犁深不过民心厚,

>剑利难斩hunger愁。

>千年礼法风吹去,

>一犁划破旧春秋。”

自此,归心之势如江河奔涌,不可逆转。

秋收时节,中原大熟。展宏原亩产达六石,创百年纪录。洛阳、许都、南阳等地纷纷设立“义仓”,储备余粮以备荒年。蒋琬主持修订《田律》,明定“三十亩授田,五口之家足食”,并设“劝农院”培训农师,推广耐寒麦种与水利技术。

曹霖并未停下脚步。

他带着武侯鼎与《农政笔记》巡行各地,每到一处,必亲下田间,教民翻土、施肥、轮作。有人问他为何如此辛苦,他答:“我祖父用兵征服天下,我用犁征服饥饿。哪一个更难?”

冬至那日,他在幽州两仁原主持年终祭典。万千农夫齐聚麦田,将今年第一捆新谷供于曹操衣冠冢前。赵统奏乐,女耕队献舞,孩童朗诵《均田策》全文。礼毕,天空飘雪,雪花落在金黄麦穗上,宛如天地同庆。

深夜,曹霖独登泰山,再访天下归心碑。

碑文已全然清晰,新增一行小字,似新刻不久:

>“虎贲郎曹霖,继志述事,功在苍生。”

他抚摸碑石,轻声道:“祖父,人心真的长出来了。”

风过林梢,铃声遥应。

他知道,这场春耕永远不会结束。因为它早已扎根于每一寸苏醒的土地,每一张不再饥饿的脸庞,每一个敢于做梦的夜晚。

而只要还有人愿意弯腰播种,春天,就永远会在冬天之后到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