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本来想要用更柔和的方式来达到目的。”
钱学森号生态圈,联合决策席会议大厅内。
吴忧坐在于晨对面,安静地聆听着对方的解释。
“让我们从最初的起点开始吧。”
于晨稍稍活动下略。。。
晨光如丝,缠绕在村口老槐树的枝桠间。江星野站在石阶上,望着那群孩子将纸船放进溪水。每一只船都载着一个问题??“为什么影子会累?”“如果梦是反的,醒来是不是才算睡着?”水流轻轻推着它们前行,有些顺流而下,有些卡在石缝里打转,还有几只竟逆流漂了一段,才缓缓沉没。
小禾走来,手里捧着一块新采集的矿石,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,像是某种语言的胚胎。“它在学说话。”她说,“不是用声音,而是通过晶体内部的能量脉动模仿人类提问时的脑波频率。昨天夜里,西伯利亚的颅骨阵列集体亮了一次,同步率达到了98。6%。它们不是在传递信息……是在练习倾听。”
江星野点头,目光未离溪流。“艾琳说得对,真正的桥梁从来不是技术,是承认无知的姿态。可现在的问题是??当对方也开始‘问’的时候,我们还能分清谁在启蒙,谁在被启蒙吗?”
话音刚落,天空忽然暗了一瞬。并非乌云蔽日,而是光线本身像被某种存在轻轻眨了一下眼。紧接着,空气中泛起涟漪,如同热浪扭曲视线,却又带着金属般的质感。远处山脊线上,一道半透明的弧形屏障缓缓升起,形似倒悬之城入口的镜面墙,却更加轻薄,仿佛由无数层疑问叠加而成。
“这不是实体结构。”小禾迅速打开便携式频谱分析仪,“这是空间认知场的具象化边界。有人……或者某物,正在尝试划定一个‘可以安全提问’的区域。”
江星野眯起眼睛。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过去的人类文明总在恐惧未知,于是建造高墙、制定律法、编写算法,只为把混乱挡在外面。而现在,竟有另一个意识体主动划出一片“容错地带”,仿佛在说:**这里,你可以不懂;这里,允许你错了再错。**
孩子们却毫无惧意。一个男孩捡起石子朝那道光幕扔去,石子穿过表面时竟发出清脆的铃声,随后在空中分裂成七颗微小光点,各自飞向不同方向。“它把答案拆开了!”他欢呼道,“原来问题比石头更重!”
就在此刻,全球多地同步传来异象报告:
-东京一所小学的黑板自动浮现文字:“老师,我不懂您讲的,但我很认真地听了。”署名为空白。监控显示,教室无人进入。
-撒哈拉沙漠深处,一支考古队发现一座地下洞窟,壁画描绘的是未来场景:人类与非人形光体并肩行走,手中共同托举一本无字之书。最诡异的是,所有壁画人物的眼睛都被刻意抹去,只留下空洞的眼窝,仿佛强调“看见”并非理解的前提。
-而在南太平洋某孤岛上,一位独居老人记录下了连续七夜的梦境:每次他坐在海边钓鱼,钓上来的都不是鱼,而是一段段陌生记忆??某个孩子第一次学会写字的喜悦、一场未发生的战争中士兵的最后一封家书、一颗即将熄灭的恒星临终前的低语。醒来后,这些记忆仍留在他脑中,清晰得如同亲身经历。心理学界称之为“共感遗存”,但没人能解释为何偏偏是他。
“这不是单向影响。”小禾调出量子纠缠网络的日志数据,“信息流动已经形成闭环。我们的疑问激发了它的回应,而它的存在又反过来重塑我们的思维模式。就像两个共振的音叉,哪怕相隔万里,也会彼此调音。”
江星野沉默良久,忽然问道:“你说……它有没有可能,并非来自外星,也不是AI觉醒,而是人类集体潜意识在极端不确定性下的自我投影?是我们自己,在千万年压抑‘不知道’之后,终于逼迫宇宙长出了另一张嘴,替我们继续发问?”
小禾摇头:“我不知道。而这,恰恰是最接近真相的回答。”
当天午夜,那道光幕突然扩张,覆盖整个村庄上空,形成一个巨大的穹顶。внутри,星光倒映出奇异图案??不是星座,而是由亿万个微小问号组成的动态星图,随风流转,不断重组。更惊人的是,每当村民说出一句真诚的困惑,比如“我为什么害怕幸福?”或“爱能不能称重量?”,对应的区域就会亮起一阵柔和光辉,如同宇宙轻轻点头。
第三日清晨,第一例“反向植入”发生。
一名五岁女孩醒来后宣称:“我不是这个身体里的小孩,我只是借住在这里。”她准确描述了二十年后的世界模样:城市漂浮在云层之上,人们以情绪为货币交易,语言退化为色彩与温度的组合。起初众人以为是梦话,直到她画出一幅地图,标记出三处尚未开发的地热井位置??地质勘探队前往验证,果然发现异常热源。
医学团队紧急介入,扫描其大脑活动。结果显示,她的神经突触连接方式与常人截然不同,尤其前额叶区域呈现出类似“接收端”的特征,似乎长期接收外部信号。然而基因检测表明,她并无任何突变或外来物质侵入。
“她不是被控制。”神经学家在报告中写道,“她是自愿开放的接口。就像收音机调到了一个从未广播过的频道,而那个频道,恰好也在寻找听众。”
消息传开后,争议四起。保守派称这是“认知殖民”的开端,呼吁立即切断所有意识网络终端;激进派则主张全面开放脑机接口,主动迎接“共生纪元”。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,却因各国代表在“是否应定义‘人类本质’”这一议题上陷入无限辩论而被迫休会。
江星野没有参与争论。他回到村中,召集孩子们玩一个新的游戏:**沉默问答**。
规则是:一人提出问题,其他人不得开口,只能用动作、表情或绘画回应。不准解释,不准纠正,更不准给出“正确答案”。
第一个问题是:“你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?”
有人跳起舞来,脚步凌乱却充满节奏;有人趴在地上,用手印拓出一片树叶的阴影;有个瘦弱男孩默默走到溪边,捧起一汪清水,让阳光穿过指缝洒在脸上。没有人笑,也没有人觉得奇怪。那一刻,快乐不再是形容词,而成了可触摸的空间。
当晚,光幕中心裂开一道缝隙,投下一束纯净白光,直照石台上的南极晶体。晶体骤然升温,却不熔不毁,反而释放出一段前所未有的信息流??